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霸王山

鎖定
霸王山又稱楚國王山,楚霸王山,位於河南南陽盆地東沿的社旗縣下窪鎮境內,屬桐柏山餘脈,為兵家要地。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
中文名
霸王山
地理位置
河南南陽盆地東沿的社旗縣下窪鎮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相關人物
項羽
所屬山脈
桐柏山餘脈
相關文獻
史記

霸王山山嶺簡介

古今中外歷史上,以一個悲劇人物綽號命名的地方實不多見。然而,霸王山是個例外。霸王山又稱楚國王山、楚霸王山,位於河南南陽盆地東沿的社旗縣下窪鎮境內,屬桐柏山餘脈,為兵家要地。世傳項羽曾駐軍於此而得名,據司馬遷《史記》載:公元前205年9月,項羽缺糧及後方不穩,被迫與劉邦訂立和約,雙方以鴻溝(今河南滎陽東南)為界,中分天下,鴻溝以西屬漢,以東屬楚。霸王山處於鴻溝以東,當時作項羽之大後方。這不僅有史料根據,而且也是有物證的。

霸王山相關傳説

霸王山風光
霸王山風光(20張)
筆者從河南省文物局獲悉,經過考古專家的調查,中國最早的長城——河南境內的楚長城分佈路線已基本顯現。2018年確定的楚長城牆體30.51公里,被歷代破壞而消失的楚長城牆體約25.37公里、山險81.34公里,共計137.22公里。此外,調查和發掘確定了方城縣大關口和泌陽縣象河關等楚長城關堡2個,葉縣保安鎮前古城、泌陽沙河店古城、付莊古城等位於楚長城線上的城址3個。通過此次調查,2018年已基本掌握了平頂山市葉縣、舞鋼市、南陽市方城縣和駐馬店市泌陽縣境內的楚長城分佈線路。另外,不同地段的楚長城特點是不一樣的。葉縣夏李鄉高樓山以東及方城縣楊樓鄉的楚長城特點一致,即以綿延幾十公里的人工修築的牆體為主;舞鋼境內的楚長城則是山險和扼守山谷的人工修築的牆體相結合,共同組成防禦線;泌陽境內的楚長城則是以山險為主,以關堡或城址扼守古道、關口為主的防禦形式。
霸王山位於方城、泌陽之間的楚長城分佈線路上,北通汴(開封)洛(洛陽),南抵江淮,東達皖蘇,西進秦關,進可逐鹿中原,退可固守江河,地形特別,如一卧虎,這樣一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軍事要塞,作為戰爭年代的楚軍關堡實如小菜一碟。關於霸王山跟項羽的關係,還可以從《河南省大事記》(中州古蹟出版社)中找到一些足跡:公元前206年,漢元年二月,項羽憑其在軍事上的壓倒優勢,裂土分封18個諸侯王,恢復封建割據。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 四月,漢王劉邦忍忿前往漢中就國。途中燒燬所過棧道,防止諸侯軍追擊偷襲,並藉此表示無東向之意。以麻痹項羽。項羽亦於同時班師彭城。公元前205年四月,劉邦趁齊、楚兩軍膠着之際,以項羽殺害義帝為口實,為義帝報仇討逆為政治號召,聯絡各地諸侯王,率五路聯軍56萬、號稱百萬,東出攻楚。劉邦分兵三路,中路軍由劉邦親自統帥,部將為張良、陳平、呂澤、張耳、盧綰、夏侯嬰以及五諸侯軍,是從洛陽直接向東,直取彭城。北路軍由曹參、灌嬰率領匯合陳餘軍從粱魯,與中路軍會攻彭城。南路軍由薛歐、王吸自關中出武關走南陽,攻陽夏(今河南太康縣),向東進攻彭城。
公元前204年6月,劉邦自陝西武關進入河南南陽,在南陽、葉縣間與楚軍相持。時漢將彭越在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擊敗楚軍,項羽急忙回師擊越。按照當時的戰爭需要,項羽若想快速殺回下邳,只有走社旗、上蔡、淮陽、商丘路線,才能爭取時間。所以,當經霸王山。這次戰事的最後結局是:經過一個月的奮戰,項羽大破彭越軍隊,遂引兵西進,打向滎陽。烹漢將周苛,又西向圍攻成皋,劉邦獨與夏侯嬰出北門而逃。
此後,霸王山就成了楚漢戰爭史上一個小小的插曲。其實,稍有歷史興趣的人,都希望通過一個插曲去了解一個與插曲有關的歷史連續劇。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們與其花更多的時間去看霸王山的荒草野嶺,倒不如翻過那如山的歷史,去全部身心地看看當年的戰爭風雲。這樣,你才能看到“山”外更加精彩奪目的風景,以及風景之外的“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刀光劍影戎馬一生,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留下一座霸王山,繽紛身後名。孤獨守望,寂寞藏悲。看似與世無爭,實則死難瞑目。無論如何,怨不得別人。因為歷史都是強者(勝利者)寫的。你一個敗寇,有什麼資格讓人把你當神敬呢?只有春暖花開的時候,這裏才偶爾出現一些踏尋的足跡,驚擾一下那些沉睡千年的碎片。因此,我們看到山上有將台、霸王寨、霸王井、撅刀石、圈馬場、飲馬泉等遺蹟,也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