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霞逕村

鎖定
霞逕村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市中新鎮,平坦寬敞的村道,整潔優美的居住環境,房前屋後、休閒廣場遍佈綠樹紅花,一個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新農村躍入人們的視野。近年來,霞逕村按照“村風文明、村容整潔、村民富裕”的要求,努力改造新村莊、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貌,探索出一條村兩委班子引導、農民積極主動、社會大力支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路子,使該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全鎮起到了示範和帶動作用
中文名
霞逕村
別    名
霞逕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市中新鎮

霞逕村基本概況

村轄內面積有1.5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600多畝,村户籍人口有809人,其中:農業人口有809人,共168户。村轄內2個自然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經濟合作社),獨立核算的經濟小組有4個。村“兩委”成員有6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全村有黨員28名,預備黨員4人,村民代表 51人,村民理財小組12人,村民監督小組3人。村委會辦公面積480平方米。
主要服務設施場地有:籃球、羽毛球綜合球場,乒乓球枱,綠化休閒區等。
主要成績和特點:09年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村黨員羣眾的努力下,順利地建好了村委辦公大樓和村委周邊的綠化景區,從而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文化休閒生活。 [1] 
村容整治:人居環境美了。如今的霞逕村景緻秀麗,民風淳樸,羣眾安居樂業,經濟欣欣向榮,社會安康穩定,一個文明、和諧的小康新村已露雛形。霞逕村先後榮獲廣州市計生先進村、中新鎮綜合治理先進單位、零上訪先進單位、中新鎮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2010年,霞逕村申報了2010年廣州市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村,2011年又被納入增城市村容村貌整治示範村。
2014年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2]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程國志
書記、主任
負責村全面工作
2
程後良
支委
負責民兵工作
3
程廣志
支委
負責資料、農林水工作
4
程良崧
支委、副主任
負責組織工作
5
程子明
支委
負責治保、調解工作
6
劉春燕
村委
負責計生、婦女工作

霞逕村村容村貌

文化室 文化室
霞逕村黨支部為了美化綠化村容村貌,村委從村道建設入手,積極開展綠化美化工作,對村道進行硬底化建設,還在村裏小廣場旁邊的水塘種上一批樟樹、垂柳等樹種,使“髒亂差”現象得到徹底整治。村兩委通過上級支持、社會捐助等方式,多方籌措資金,將一所舊平房拆掉,重新規劃建設了一棟高三層、建築面積共500平方米,集會議室、調解室、資料室、閲覽室、文化室和村民廣場於一體的多功能新村委辦公樓,在改善辦公條件的同時,為村民娛樂、休閒、健身提供了好去處。霞逕村充分利用村裏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按照“成片建設、成片改造”的思路,統籌做好辦公樓及村民廣場周邊的舊屋拆除、環境整飾等工作,着力建造佔地面積約30畝,集古樹、魚塘於一體的霞逕村中心公園,公園建設中保留了古樟樹、榕樹等一批上百年樹齡的老樹種,建成後將與新村委辦公大樓、綜合廣場成為改善村民人居環境的重要建設項目,進一步拓展村民的文娛活動空間。現在已拆除32間舊屋,中心公園即將竣工。村設立的文化室、村民文明學校,也讓村裏的風氣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鄰里相處融洽,關係和諧,村民的生產、生活井然有序,全村呈現出一派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霞逕村經濟發展

技術培訓 技術培訓
為了提高村民收入,霞逕村在新村委辦公樓裏開設了成人技能培訓學校,經常與市、鎮相關部門銜接,為村民提供每月一次的實用技能培訓,轉移剩餘勞動力。如今村裏60%的富餘勞動力都外出打工。此外,村委還幫助村裏流轉土地300多畝,農民從中可獲得每畝1000多元的租金,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達9360元。另一方面,大力提高村民素質,加強對村民適用農業技術、職業技術、科學文化知識和法制教育的培訓,使現有勞動力每年都參加技能培訓,讓村民真正掌握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爭取所有的適齡農民成為有知識,懂經營、會服務的新型農民。在轉移富餘勞動力方面,村委將加大力度組織各種技術培訓班,對富餘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通過培訓,讓村中的富餘勞動力學習到合適的專業技能,再由村委統一推薦到周邊的工廠就業,增加適齡勞動力的就業率,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由於農村經濟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個人化,一些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集體主義觀念和道德責任感淡化。針對這種情況,霞逕村堅持“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志”的指導思想,着力從解決廣大農民的精神動力入手,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激勵村民愛家鄉、愛集體,為發展集體經濟,改變村容村貌作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