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曉輝

(西安美術學院教師)

鎖定
1975年生於陝西銅川,1996年畢業於西安美院附中,同年被保送西安美院國畫系,2000年畢業留校任教;師從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先生,2012年獲碩士學位。曾任西安美術學院附中校長、藝術教育學院院長;現任西安美術學院人事處處長、教師工作部部長,教授,碩導 [2]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理事。 [1] 
中文名
雷曉輝
民    族
出生地
陝西銅川
出生日期
1975年
畢業院校
西安美術學院
職    業
教師
代表作品
《到家了》
《臘月.正月》
《自樂系列》等

雷曉輝個人作品

雷曉輝作品以人物、山水為主。
《茶馬古道》系列之一2023 《茶馬古道》系列之一2023
《新綠·之一》2022 《新綠·之一》2022
《川西行》系列之一2023 《川西行》系列之一2023
《清風》2023 《清風》2023
《夢境1》四尺條幅 《夢境1》四尺條幅
《夢境2》四尺條幅 《夢境2》四尺條幅
《秦嶺新貌1》四尺條幅 《秦嶺新貌1》四尺條幅
《秦嶺新貌2》四尺條幅 《秦嶺新貌2》四尺條幅

雷曉輝畫家簡介

·1999年《到家了》入選文化部及中國美協主辦的99澳門迴歸中國畫大展;2001年《靜物》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西安 《西部.西部》藝術大展。
·2004年《臘月.正月》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陝西展一等獎;《尋覓》入選《全國藝術院校青年教師優秀國畫作品大展》巡迴展。
·2006年《正月. 臘月》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第六屆工筆畫展。
·2007年《凝》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小幅工筆畫展。
·2008年《塬》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中國山水畫雙年展。
·2008年《關中憶事.二舅》獲陝西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美展優秀獎。
·2009年《關中憶事。二舅》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的綠色生活全國美展。
·2010年《我們小區》獲首屆陝西美術獎中國畫優秀創作獎。
·2011年《自樂之一》獲由中國美協主辦的輝煌浦東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最高獎)。
·2011年《自樂》系列之一獲陝西美協主辦的慶祝建黨90週年美展一等獎。
· 2012年山水《忽如一夜桃花開》獲由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和承辦的第十四屆人 口文化獎(文學美術攝影類)三等獎。
·2012年《自樂》之二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2012全國中國畫展。
·2012年《自樂》之二榮獲陝西人精神綜合美展一等獎。
·2013年《治沙模範牛玉琴》入選陝西人文千年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
·2014年《灰色記憶》之一入選由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2014第三屆造型藝術新人展。
·2015年參加墨言《中國畫收藏》優秀青年藝術家提名展(第二回)蘇州展。
·2016年《治沙模範牛玉琴》陝西人文千年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工程驗收。
·2017年參加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2018年參加一帶一路書畫名家作品展北京展。
·2019年參加繁花似錦——全國美院師生作品展青州展。
·2020年參加翰墨文心——當代中國畫核心畫家60家筆墨研究展北京展。

雷曉輝作品欣賞

雷曉輝作品以人物、山水為主。

雷曉輝出版著作

2012年2月畫冊 《 中國美術經典書系·雷曉輝卷 》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6年 作品《正月·臘月》收入《全國第六屆工筆畫展作品集》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7年作品《凝》收入《全國小幅工筆重彩作品展作品集》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8年 作品 《塬》收入《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作品集》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作品《關中憶事·二舅》收入倡導綠色生活全國美術作品展作品集 陝西美術出版社
2008年1月 論文《山水情懷》發表於《中國畫經典》 河北美術出版社
《太行山寫生》等10幅山水作品發表《中國畫經典》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9年7月 論文《小議工筆畫的線》,作品《凝》、《關中憶事》《班長留下》發表於《中國畫 收藏》(二)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1年 論文《中國畫之“寫意精神”》發表於《藝術評論》第三期
論文《沿承歷史探討國畫的發展》發表於《陝西教育·高教版》7.8期
論文《素描的表現語言》都市家教,第二期(上)
作品《自樂》之一《2011輝煌浦東·全國中國畫展作品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雲海圖》等6幅作品發表於《藝術評論》第一期
2012年 《我們小區》等4幅作品發表於《陝西教育·高教版》第一期 論文《關於工筆畫的繪畫性之堅守》發表於《藝術評論》第五期
2017.12《淺議工筆畫的寫意精神取向》發表在《南風·美術前沿》貴州省文聯 [3] 
2018年7月,帶我們走近傳統筆墨與寫意—評《二十世紀中國畫史》 [4]  發表在《中國教育學刊》7期
2018.08《將“寫意精神”貫穿於美術教育中——以中國畫教學為例》發表於《陝西教育·高教版》 [5] 
2019年論文《唐墓壁畫中民族交往的文化輻射與影響研究》發表於cssci《貴州民族研究》第八期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