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龍村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下轄村)

鎖定
雲龍村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的下轄村,據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最早的村民是從安徽等地逃難到這裏的,村中常住人口達1000多人,80%的村民都姓張,其餘的姓氏還有陳、王、楊等。
雲龍村地處鄞東南的最低處,橫溪水、錢湖水都在這裏匯聚,為了調節水流,早在清代,這裏就已經修起了一座碶門,到了民國14年(1925年),碶門又被重新修建。村民把這碶門取名為雲龍,意為雲上有條飛龍,而因碶門出名的村莊也有了“雲龍”這一村名。
中文名
雲龍村
別    名
雲龍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浙江省寧波市
地理位置
浙江省寧波市
面    積
1.6 km²
政府駐地
鄞州區雲龍鎮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000多人
著名景點
寶林寺

雲龍村村轄簡介

雲龍村地處鄞東南的最低處,因此,橫溪水、錢湖水都在這裏匯聚。為了調節水流,早在清代,這裏就已經修起了一座碶門,到了民國14年(1925年),碶門又被重新修建。每逢下雨前夕,閘門一打開,驟然匯聚到一起的水,遠遠望去,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猶如雲霧繚繞般的美麗。由於水流湍急,呼嘯而來的流水咆哮般發出巨響,村民們把這種巨烈的響聲想象為龍在歌吟。於是,村民把這碶門取名為雲龍,意為雲上有條飛龍,而因碶門出名的村莊也有了“雲龍”這一村名。那時,雲龍碶還是村民的免費氣象站,每當聽到水吟聲,大家就知道快要下雨了,就會趕緊把農事安排好。如今,碶門的作用已不復存在,但對村民來説,它仍然是很值得驕傲的。

雲龍村歷史由來

據説,雲龍村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最早的村民是從安徽等地逃難到這裏的。約80%的村民都姓張,其餘的還有陳、王、楊等姓氏。隔岸而居的荻江村的村民也有80%姓張,於是,兩村張氏村民共同建造了張氏祠堂。由於張氏家族人丁興旺,張氏祠堂一直保存完好。
雲龍村河網密集,因此,橋多是這個村的一大特色。村中仍有大大小小的橋十來座,其中最早的當屬幾百年前建造的虹橋了。至於建造這座橋的具體時間,村民們都已説不清楚了,但村民們都十分肯定地説,虹橋的歷史已經很長了。1973年,這個村的企業家張延齡出資重新修建了這座橋,2002年,村裏再次把這座橋進行了修葺,因此,虹橋至今仍是村中主要的水上通道。

雲龍村建築與教育

寶林寺是雲龍村最古老的建築,它始建於明朝弘治年間,後改名為新橋庵,又稱半路庵。清朝嘉慶年間,寶林寺重新修建,有關資料顯示,當時的寶林寺氣勢恢宏,房屋又大又高,走廊、廚房修葺一新,四周築起了短牆,園內竹木茂盛,寺前的小河碧波盪漾。從殘存的寶林寺遺蹟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出寺院當時的盛況。
雲龍學校在村中也算“高齡”,已有百年曆史。在當時來説,學校的建築、設施都屬一流。學校的部分建築至今還保持着舊貌,直到王笙碶小學建成後,學校的小學教育功能才告一段落,改為雲龍職業學校,同時承擔了鎮黨員素質培訓的任務。
雲龍村的村民是勤奮的,種水稻是他們的主要行當,他們奔走田間,辛勤勞作,換來了連年的豐收。上世紀50年代末,由於這個村的900多畝水稻田不僅產量高,而且產出的水稻質量好,因此成為縣裏有名的水稻種植村。

雲龍村經濟發展

雲龍村的村民也富有創新精神,上世紀60年代末,村裏就辦起了第一家企業———膠木廠,膠木廠與上海、廣東、天津等地的廠家掛鈎,生意紅紅火火。村裏還辦起全縣第一家織麻廠,生意也很不錯,村民們清楚地記得,那時,鄰鎮的不少羣眾經常在麻廠門口排起長隊,等着領麻線回家去加工。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如今,地處雲龍鎮中心的雲龍村利用地理優勢建起了一批批廠房,同時,引進各類企業,大力發展工業經濟,使村級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早在1992年,他們就通過引進企業、廠房租賃等形式,增加村級經濟收入,落户該村的企業已有20多家,產品有汽車配件、空調配件等多種門類。
這個村的領導班子深深懂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營造良好的環境才能引進企業,於是,他們在優化環境方面狠下功夫。村裏通過多方努力,對全村電網,尤其是廠房用電線路進行了改造,把原來的一台80KV變壓器調換成240KV,以保證生產正常用電。由於服務到位,至今,全村59間廠房全部租出,年收入達到25萬餘元。在此基礎上,這個村投入100萬元,建造了一幢綜合大樓,並利用地處鎮中心的優勢,通過租賃,每年可增加收入12萬元,使村級年可用資金達到30餘萬元。

雲龍村村容村貌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這個村還先後投入30多萬元用於改變村容村貌,對全村水、電、路進行改造,把家家户户門前和小巷小弄都澆成了水泥路,並改建了6座橋樑。村裏又投入資金新建了三格式公廁一座,增添4只垃圾箱,26只垃圾鬥,清理了村內下水道等,使村裏的居住環境越來越好。

雲龍村所獲榮譽

2022年1月,入選2021年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名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