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北部,總面積269.10公頃,其中濕地面積210.18公頃,濕地率為78.10% [1] 
2020年12月25日,入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0年通過驗收的國家濕地公園名單”。
中文名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森林公園級別
國家級
地理位置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
面    積
269.1 公頃 [1] 
管理單位
東草海濕地公園保護管理局 [1] 
批准時間
2013年12月25日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地理環境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位置境域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境內,地處草海濕地片區,屬於古母屯海濕地範圍。總面積269.10公頃,其中濕地面積210.18公頃,濕地率為78.10% [1]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地形地貌

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鶴慶縣地處雲嶺山脈以東,屬滇西北橫斷山區與滇中高原連接部位。境內主要山脈有馬耳山、大黑山、石寶山和雞足山等,由此衍生成縱橫連亙的大小山脈,形成羣山林立、山高谷深,高山、中山、盆地、河谷相間分佈的複雜地形。全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呈階梯狀下降,有斷陷堆積盆地、河谷沖積盆地、淺切割剝蝕構造中山、中切割棹狀中山、岩溶斷塊高中山、溶褶皺高中山、山麓洪積扇、河谷階地八個地貌單元。最高海拔 3958.4m,為馬耳山主峯;最低海拔 1162m,位於龍開口鎮河頭箐的金沙江邊,相對高差 2796.4m。東草海濕地公園位於鶴慶縣北端,屬於鶴慶壩子區域,地勢平坦,平均海拔2193.8m。 [1]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水文

東草海濕地公園東部有漾弓江,北部和西部有大龍潭、仕莊龍潭、白龍潭等,是濕地重要的地下水補給來源。東草海濕地公園內部有清水河、五龍河、海尾河、波南河、黑龍潭和母屯海等河流水潭。清水河、五龍河、海尾河和波南河同屬於一條河流,但在不同地段名稱不同。這些泉潭河流的主要水源為地下水和降水,根據鶴慶縣環保局提供的監測數據,大龍潭、仕莊龍潭、白龍潭、黑龍潭等泉潭的水質均為Ⅰ類,清水河、五龍河、海尾河和波南河水質為Ⅱ類。 [1]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土 壤

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東草海濕地公園範圍內的土壤屬湖積母質,為第四系全新紀和更新紀的湖積、沖積、洪積產物,主要由粘土粉砂、細砂組成,局部夾有草炭粘土和草煤層,質地均勻,分選性好。這列母質經排幹湖水脱沼澤化而成,分佈在國家濕地公園內的平坦地帶,部分地區經開墾、耕作熟化後,發育成螞蟻土、黑泥田、紅泥田等。 [1]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氣候特點

東草海濕地公園所在地為冬幹夏濕的高原季風氣候,具有雨熱同季,乾濕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多旱,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點。年均氣温 13.8℃,年均日照 2293.6h,年均降雨量 997.3mm,年均蒸發量 1960.5mm,≥10℃年均積温4005.7℃。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年平均風速 2.6m/s。 [1]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資源情況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資源

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東草海濕地公園內共有維管束植物 64 科 147 屬 184 種,其中蕨類植物 6 科6 屬 7 種、裸子植物 2 科 4 屬 4 種、被子植物 56 科 137 屬 173 種。以蓼科(Polygonaceae)、菊科(Compositae)、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莎草科(Cyper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e)為優勢科。這些優勢科以亞熱帶性科屬為主,同時,植被組成上反映出了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特徵。 [1]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動物資源

根據《中國動物地理區劃》,東草海濕地公園所在地在動物地理區劃上屬於東洋界—西南區—喜馬拉雅亞區。東草海濕地公園內及其周邊濕地中共記錄野生動物 27 目 67 科 237 種。
(1)魚 類
東草海濕地公園及其周邊濕地共有魚類 20 種,隸屬於 5 目 8 科,以鯉科佔絕對優勢。較為罕見的有雲南裂腹魚(Schizothorax yunnanensis),常見的有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鯉魚(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鯽魚(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 泥 鰍 (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 黃 鱔(Monopterus albus)等。
(2)兩棲類
東草海濕地公園及其周邊濕地共有兩棲類動物 10 種,隸屬於 1 目 5 科,以蛙科為主。常見滇蛙(Rana pleuraden)、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等。
(3)爬行類
東草海濕地公園及其周邊濕地共有爬行類 5 種,隸屬於 1 目 2 科,以遊蛇科為主。常見的有八線腹鏈蛇(Amphiesma octolineatum)、黑線烏梢蛇(Zaocysnigromarginatus)等。
(4)鳥 類
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東草海濕地公園及其周邊濕地共有鳥類 192 種,隸屬於 16 目 46 科,佔我國鳥類總數(1309 種)的 14.67%。從數量和種類上看,越冬水鳥在東草海濕地公園鳥類中佔據核心地位。濕地公園內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 1 種,為黑鸛(Ciconia nigra);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 23 種,包括彩䴉(Plegadis falcinellus)、白琵鷺(Platalealeucorodia)、小天鵝(Cygnus columbianus)、鴛鴦(Aix galericulata)、灰鶴(Grusgrus)以及黑翅鳶(Elanus caeruleus)、普通鵟(Buteo buteo)、烏雕(Aquila clanga)、白尾鷂(Cirus cyaneus)、白頭鷂(C. aeruginosus)、褐耳鷹(Accipiter badius)等猛禽。保護鳥類佔鳥類種數的 12.5%。東草海濕地公園及其周邊濕地的面積並不大,但高峯期越冬水鳥雁鴨和涉禽類鳥類的數量較大,約有 3500—4500 只,在雲南省均屬罕見。同時,東草海濕地公園及其周邊濕地中還發現了我國較大的一個紫水雞種羣,約有 300—500 只。
(5)哺乳類
東草海濕地公園及其周邊濕地共有哺乳類動物 10 種,隸屬於 4 目 6 科,佔我國哺乳動物總數(582 種)的 1.72%。常見的有田鼠(Microtus fortis)、黃鼬(M.sibirica)和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均為小型動物,濕地公園內及周邊濕地無有蹄類和大型食肉類棲息。

雲南鶴慶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開發建設

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東草海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規劃建設期為2013至2020年。功能區劃為三個功能區,即生態保育區134.27hm2,恢復重建區45.86hm2,合理利用區88.97hm2。 [2] 
2020年12月25日,入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0年通過驗收的國家濕地公園名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