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雪花蛇鱔

鎖定
雪花蛇鱔(學名:Echidna nebulosa):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吻部短且呈白色。是一種很美麗的海鰻,無腹鰭背鰭臀鰭均長,常與尾鰭連在一起;各鰭無棘。鰾有時具鰾管;體被圓鱗或無鱗。無中烏喙骨及後顳骨,上匙骨若有則連於脊柱;前頜骨不分離,多與篩骨癒合,形成上頜的前緣;無基蝶骨,通常無續骨。肉食性,在生殖時遊離海岸,卵產在很深的水中,產浮性卵,受精卵發育經過變態,仔魚身體透明呈葉狀片。
主要棲息在印度洋珊瑚礁地區的洞穴及岩石裂縫中。在野外,能長到80釐米;大部分在水族箱中飼養的不會超過60釐米。野生的雪花蛇鱔是夜行動物,潛伏捕食魚類及甲殼類動物。
拉丁學名
Echidna nebulosa
別    名
星帶蝮鯙
雲紋海鱔
雲紋蛇鱔
斑馬海鰻
雪花海鰻 展開
別名
星帶蝮鯙
雲紋海鱔
雲紋蛇鱔
斑馬海鰻
雪花海鰻
錢鰻 收起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鰻鱺目
海鱔科
蛇鱔屬
雪花蛇鱔
命名者及年代
Ahl, 1789
中文學名
雪花蛇鱔
外文名
Snowflake Moray Eel
同義學名
Echidna variegata

雪花蛇鱔形態特徵

雪花蛇鱔
雪花蛇鱔(8張)
雪花蛇鱔最長達100釐米,通常體長在60-90釐米之間。 [1]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吻部短且呈白色。僅具臼狀齒,無犬齒,隨着年紀增加,牙齒漸變鈍,齒的列數亦隨年紀而有變異:幼鯙僅一二排;成鯙則可達七列。脊椎骨數120-127。體色斑紋多有變異,但底色通常為白或黃色;前、後鼻管及眼虹彩均為鮮黃色;體側有兩列約 23-27 個黑色的星狀斑。 [2] 
體無鱗,頭小,口裂大,可達眼後下方。吻短,兩頜具鋭利的牙,犁骨、顎骨具牙;舌附於口底;前鼻孔近吻端,呈短管狀。頭部具側線孔,體側無側線孔;無胸鰭;鰓孔小;鰓弓退化。肛門距鰓孔甚遠,位於體中部。為熱帶和亞熱帶海產魚類。 [3] 

雪花蛇鱔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印度洋珊瑚礁地區的洞穴及岩石裂縫中,是熱帶珊瑚礁海域,珊瑚礁潮間帶最常見到的鰻鱺類。也是一種耐寒的海鱔魚。幼魚喜歡棲息於珊瑚岩礁的潮池中;成魚則遷徙到亞潮帶的水層。 [1] 

雪花蛇鱔生活習性

雪花蛇鱔性情兇猛,領域性強。白天的活動性較強,偶爾會離開棲居的礁穴,外出遊動。以捕捉甲殼類及魚類等為食。 [2] 

雪花蛇鱔地理分佈

廣泛分佈於印度-泛太平洋地區:紅海和東非到社會羣島,北至日本南部和夏威夷羣島,南至豪勳爵島和整個密克羅尼西亞。東中部地區:南部至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 [1] 
雪花蛇鱔分佈圖 雪花蛇鱔分佈圖

雪花蛇鱔漁業利用

可利用延繩釣、手操網等捕撈。該種體型較細長且顏色鮮豔,較少作為食用,而以觀賞飼養方面的用途較多。 [2] 

雪花蛇鱔人工養殖

雪花蛇鱔在水族箱中飼養的不會超過60釐米。很容易飼養,但喜歡逃跑。250升以上的水族箱飼養,需要足夠的活石及密封的蓋防止其逃跑。蛇鱔死亡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蓋沒有蓋好。如果混養的魚不是過小,都可以與蛇鱔養在一起。可以與海葵與珊瑚混養,但不要與甲殼類動物。
在缸中,可以餵食凍的或乾的蝦、魚及大部分的動物性餌料。可以訓練用手餵食,但要小心,不要被它咬到,會很痛。
  • 最小水族箱尺寸:250升
  • 飼養難度:容易
  • 飼養要求:鹽度 1.020-1.025;酸鹼度 8.1-8.4
  • 性情:一定攻擊性
  • 水族箱最大成體尺寸:60釐米
  • 岩礁缸兼容性:小心
  • 食物要求:肉食
  • 主要產地:印度洋、夏威夷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