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雪山駝掌

鎖定
雪山駝掌,又名絲路駝掌,是甘肅地區的傳統佳餚,色、香、味、形俱佳。色澤分明,造型美觀,口味鹹鮮微辣。主要原料駝掌、雞腿、豬蹄、火腿、雞蛋、冬菇等,按烹製而成的。用高麗糊做雪峯置於盤中,再把煮熟去骨的駝掌切成片放入雪峯之間。
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駱駝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能在戈壁沙漠中長途跋涉,主要憑藉那 [1]  四隻堅實的駝掌。由於駝掌全部是筋,其營養價值很高,但駱駝壽命長,一般很少宰殺,所以駝掌很難尋覓,它與熊掌一樣名貴。
中文名
雪山駝掌
主要食材
駝掌,黃瓜,蛋清,紅野山椒
分    類
甘肅菜
口    味
鹹鮮微辣
輔料一
鹽,味精,色拉油,明油
輔料二
青紅椒粒,紅滷,濕澱粉

雪山駝掌主輔材料

駝掌400克,黃瓜200克,蛋清3只,紅野山椒20克。調料:鹽5克,味精10克,色拉油20克,明油5克,青紅椒粒5克,紅滷1000克,濕澱粉5克。

雪山駝掌製作方法

取駝掌一隻泡軟洗淨,加雞一隻,配佐料,下鍋燜煮七至八小時,待筋爛肉離骨時撈出,將筋肉切片分別裝在碗內,加入調料,上籠蒸二至三小時,取雞蛋八個,蛋黃、蛋清分離、蛋黃攪勻蒸糕,與午餐肉共同剁成肉未,在橢圓形的盤內鋪成彎曲的路狀,再將髮菜搓成細條,壓在路兩邊。將蛋清攪勻打成泡糊糊,放置路兩側作成雪山狀,上籠略蒸成形取出。這時將蒸好的駝掌取出,肉片放置在“路”的拐彎處,筋片撒在“路面”上,宛如駱駝行走過的蹄印。然後用鮮湯、佐料澆在肉筋上即成絲路駝掌,因有雪山相伴,故又名雪山駝掌。此菜雪山潔白,絲路彎彎;駝掌筋爛,肉酥可口,色澤淡黃,晶瑩透亮,味道鮮美。

雪山駝掌烹飪要點

用高麗糊做雪峯置於盤中,再把煮熟去骨的駝掌切成片放入雪峯之間,人桌,色、香、味、形俱佳。
1、黃瓜去皮,改刀成重3克的滾刀塊。
2、駝掌切成長5釐米、寬2釐米、厚2釐米的大塊,洗淨用紅滷中小火滷1小時至入味。
3、將黃瓜放入沸水中大火焯2秒鐘取出,放入燒至七成熱的8克色拉油中大火翻炒1分鐘,加入鹽4克,味精5克調味後出鍋,放入盤內墊底。
4、鍋中放入剩餘的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紅野山椒、駝掌塊,加剩餘的鹽、味精調味後大火翻炒3分鐘,用濕澱粉勾芡後淋明油裝入黃瓜上。
5、將蛋清放入碗中,用打蛋器抽打至起泡,放入開水鍋中離火靜放1分鐘後取出控水,放入盤邊,上撒青紅椒粒即可。 [2] 
雪山駝掌 雪山駝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