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

鎖定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是清朝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上片描寫了徐藝初一行人跋山涉水,在遙遠路途中的淒涼景象,藉此表達送別朋友的不捨。下片表露對恩師的同情和安慰,也借題發揮,表達了對自己前程的牢騷不平和對世間冷暖的慨嘆。全詞以景到情,情景交融,渾然天成。
作品名稱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
作    者
納蘭性德
創作年代
清朝
出    處
《納蘭詞》
作品體裁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作品原文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
天外孤帆雲外樹,看又是春隨人去。水驛燈昏,關城月落,不算淒涼處。
計程應惜天涯暮,打疊起傷心無數。中坐波濤,眼前冷暖,多少人難語。 [1]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註釋譯文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詞句註釋

①雨中花:詞牌名。《全唐詩·附詞》有此調一首,雙調,九十四字,上片十句四平韻,下片九句四平韻。
②徐藝初:納蘭性德座師徐乾學之子,名樹谷,字藝初,江蘇崑山人,康熙進士。
③崑山:縣名,今屬江蘇, 因境內有崑山而得名。
④水驛:水路驛站。
⑤關城:關塞上的城堡。
⑥計程:計算路程。
⑦打疊:整理,準備,收拾。
⑧中坐波濤:此處指觸犯朝綱。中坐:即中座,指星犯帝座。 [1]  [2]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白話譯文

孤帆向漸漸消逝在天際,樹林彷彿遠在白雲之外,你走了,春天也隨你而去。你這一路上,會在水路的驛站裏守着昏黃的燈光,會在偏僻的關隘觀看西沉的月亮,而這些景象對於你來説,還遠遠算不上淒涼。
計算行程,你有太多的路要走,而天色總是那麼快就又到黃昏。收拾起無數傷心往事。那名利場上的波譎雲詭與人情冷暖所帶給你的種種傷害,你終是無法對人講起啊。 [1]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創作背景

康熙十一年(1672年),徐藝初的父親徐乾學因“副傍未取漢軍卷”案獲罪,被遣送回老家江蘇崑山。這首詞是徐乾學被迫攜子離開京城時,納蘭相送而寫下的。 [1]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作品鑑賞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文學賞析

納蘭的《雨中花》寫得短小清雅,起首一句“天外孤帆雲外樹”就使人傾倒。因為徐乾學一行人走通州水路,詞的開頭用了孤帆、雲樹等水文意象。這是春天,遠處的孤帆縹緲,而樹由近及遠,一直伸向雲煙迷離的盡頭,春天隨着遠行的人去了。聳立在大運河的北端的燃燈塔,那個京門通州的標誌性建築,巍然屹立,目送遊子即將登船離去。一點孤帆遊於天外,便已經是説不盡的蒼茫孤寂了,樹影婆娑,影於雲外,更顯得這雲天寂靜高遠。宋代賀鑄《望西飛》有“計留春,春隨人去遠”之句,納蘭這裏化用之。朋友走了,似乎把春天也帶走了,表達了對朋友的不捨和珍惜之情。紛繁世界,女人的友情是工筆,男人的友情是寫意。 這一去,路途遙遠,跋山涉水,路上數不勝數的渡口驛站,迎接他們的是昏黃的燈火,穿縣過州,歇腳時,每每是月落烏啼霜滿天,涼風四起,淒涼透頂。 納蘭最善以景化意,把一種深情寄寓在巧妙攝取的景況裏,使人身歷其境。這裏體現出納蘭詞真正的特質還不僅在於柔情,更在於性情。
在上片的虛實兩致的繪景之後,下片就是寫意了。從此征途漫漫,無限淒涼。納蘭收斂起萬千思緒,進行慰藉言説:路上要多加小心,別顧着趕路,把時間給忽略了,一定要計算好,天黑前靠上碼頭沉錨歇息。收拾好心底的憂患和傷感,打起精神。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又有誰不知道老師他老人家的聲名?表達了對座師的同情和安慰,也流露出對自己前程的牢騷和不平。雖無意觸犯朝綱,但看盡人間冷暖後,也不由得感嘆許多人的有苦難訴和自己的傷感之情。
這首昔年舊詞非但柔美,更有真性情。它寓情於景,寄下了許多關切,許多同情。情景交融,渾然天成。 [2]  [1]  [3]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名家點評

首都師範大學東方古籍研究所研究員張秉戌:本篇所贈雖是徐乾學之子徐藝初,但可見出借題發揮之旨。詞中既表達了同情和安慰,同時也流露出不平和牢騷。 [4]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參考資料
  • 1.    納蘭性德著;墨香齋譯評.納蘭詞 雙色插圖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第133~135頁
  • 2.    納蘭性德著;聶菁菁主編.納蘭詞全編全賞: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第208~209頁
  • 3.    納蘭性德著;聶小晴編著.最美還是納蘭詞: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第141頁
  • 4.    張秉戌.納蘭性德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第2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