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雞毛飛上天

(1960年楊觀復執導滬劇)

鎖定
雞毛飛上天,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61年,傅超武導演,蘇北地區十荒生產大隊由於守着上千畝的鹽鹼地,年年鬧饑荒,年年靠救濟。社員們一心希望早日改變大隊的落後面貌,大隊黨支部書記蔡剛從縣裏開會回來,聽到錢信貴的話,立即給予反駁,“雞毛就是要飛上天!”蔡剛遵照縣委關於窮隊要改變落後面貌的精神,積極帶領大隊骨幹研究翻身計劃,在他的率領下,這個大隊奪得水稻大豐收,不久,十荒大隊經公社批准,改名為“躍進大隊”。另有同名連環畫和滬劇、婺劇
中文名
雞毛飛上天
出品公司
江蘇電影製片廠、天馬電影製片廠
片    長
85 分鐘
上映時間
1961年

雞毛飛上天拍攝創作

《雞毛飛上天》是根據建襄民辦小學教師吳佩芳先進事蹟編寫的現代戲。由集體創作,導演是楊觀復,作曲是何樹柏,舞美設計姜雲峯、王惠思;主演丁是娥石筱英、顧蕊芳、陳榮蘭。上海市人民滬劇團1960年3月7日首演於共舞台。該劇自1960年2月下旬開始,邊寫邊排邊改,至3月7日首演,前後不到半個月時間。參加集體創作有九人之多,其中包括領導、專業作者與羣眾。曾參加1960年全國現代戲觀摩演出,修改稿發表於《上海戲劇》第四期。1961年10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單行本;主要唱段由中國唱片廠錄成唱片。 [1] 

雞毛飛上天劇情簡介

1958年,上海某里弄以林佩芬為代表的家庭婦女,在組織的鼓勵和羣眾幫助下,白手起家,克服種種困難,創建了民辦小學。林佩芬深入細緻地教育頑童孫虎榮,抵制了資產階級家屬對學校、對虎榮的歧視和偏見。她的滿腔熱情和忘我工作,終使頑童轉變,獲得人們的敬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