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雞冠子花

鎖定
雞冠子花(Celosia cristata L.)是莧科青葙屬的植物。產於我國遼寧省東南部及中部,生於海拔1,025米的濕潤的腐殖土中及巖上。亦見於朝鮮的北部。
幼苗可作菜食。
中文名
雞冠花
拉丁學名
Celosia cristata 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石竹目 [3] 
莧科
青葙屬 [1] 
雞冠花 [2] 

雞冠子花形態特徵

雞冠子花線稿圖 雞冠子花線稿圖
多年生草本,干時變黑。根肉質,稍伸長,向下發出多數略帶紡錘形的細長分枝,上部有時簡單而發單莖,有時分枝而發出兩條或更多的根頸,再在其上各生一莖。莖不分枝,中空,直立或稍稍彎曲上升,高達25-35釐米,被有疏長毛,老時光滑。葉互生,基生者多數成叢,有長柄,柄長達6.5釐米,莖生葉不多,淡上漸小,柄亦較短,到花序中變為苞片,葉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達12釐米,寬2.5-3.5釐米,羽狀深裂至羽狀全裂,中肋兩旁軸上有翅及齒,裂片線狀披針形,有缺刻狀的三角形深重鋸齒至羽狀深裂而具披針形小裂片,邊緣均有具刺尖的鋸齒,齒有胼胝,葉柄及中肋有長疏長,至後幾光滑。花序總狀,相當疏鬆,尤其下方之花常遠距,軸有較密之毛;苞片葉狀而明顯,下部者遠長於花,上部者亦約與花等長,羽狀深裂至淺裂,下方者基部稍膨大,上部者較強烈地膨大,而為卵形,邊緣有白色密茸毛,萼管狀,長11-15毫米,有疏網紋,始有密毛或至後光滑,齒5枚,強大,長約等管部的1/3-1/2,後方1枚較小,鋸齒較少,其餘4枚有深重鋸齒,較大很多,均幾無毛;花冠淺黃色,長22-30毫米,管長達17毫米,在中部以上稍稍向前弓曲,向端處稍擴大,下唇基部以鋭角開展,前方三裂,以鈍角開展或幾平展,有緣毛,側裂斜卵形,中裂較小,橫橢圓形,兩側迭置於側裂之下,盔約與下唇等長,多少鐮形弓曲,端漸尖成喙狀,有2齒及細齧痕;雄蕊花絲1對有毛;花柱在盔端稍稍伸出。蒴果圓筒狀披針形,兩室不等,端有彎向下方的小凸尖,長12-18毫米。花期5-6月。 [1]  [4] 

雞冠子花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25米的濕潤的腐殖土中及巖上。 原產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世界各地廣為栽培,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陽光充足、濕熱、悶熱、不耐霜凍。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花期夏、秋季直至霜降。

雞冠子花分佈範圍

產於我國遼寧省東南部及中部,生於海拔1,025米的濕潤的腐殖土中及巖上。亦見於朝鮮的北部。 [1] 

雞冠子花化學成分

雞冠花屬天然無毒植物,迄今分離出的化合物有槲皮素、異鼠李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山柰苷、松醇以及多量硝酸鉀、莧菜紅(黃色花序中含微量莧菜紅苷,紅色花序中主要含莧紅素)以及天然色素等。從其種子中分離出的化合成分有對羥基苯乙醇、山柰酚、槲皮素、β-谷甾醇、2-羥基十八烷酸、豆甾醇[6]和 4 種皂苷 celosin A、B、C、D,以及其他成分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