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雜色鷹

鎖定
雜色鷹(學名:Accipiter hiogaster):是鷹科、鷹屬的鳥類,一種常見的中型猛禽,體長45釐米,翼展55-80釐米,體重175-439克。鳥喙大,爪子強有力。翅膀末端呈圓形,尾尖短而方形。在不同地區生活的種羣,羽毛顏色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普通形態的上體為板岩灰色,下體棕褐色,也有上體全灰色和全白色變體。該物種的雌性通常是相同的,但雌性要比雄性最多體型大30%,體重達75%。
棲息於開放的熱帶雨林和樹木繁茂的地區,在低地和山麓的森林邊緣活動。留鳥。通常在棲息地徘徊。一般隱藏在茂密的樹葉中,在棲枝和飛行時曬日光浴,但有時也會在樹上狩獵。單獨或成對生活。喜歡在樹上做環形飛行,翅膀略微向下彎曲。非常喜食蜥蜴、小蛇、蚱蜢和樹蝗,鼠類和小型哺乳動物也是食物的一部分。有些亞種以鳥類為主食。分佈於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羣島。
(概述圖參考來源: [4] 
中文名
雜色鷹
拉丁學名
Accipiter hiogaste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鷹形目
鷹科
亞    科
鷹亞科
鷹屬
雜色鷹
亞    種
22亞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Müller, 1841)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外文名
Variable Goshawk

雜色鷹形態特徵

雜色鷹是一種典型的中等體型的猛禽,體長45釐米,翼展55-80釐米,體重175-439克。有一個大喙和有力的爪子。翅膀末端呈圓形,尾尖短而方形。在不同地區生活的種羣,羽毛顏色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並非所有個體都具有這些識別特徵,外形輪廓可能會因亞種而異。在一些多態種羣中,例如來自新幾內亞主島的亞種“leucosomus”,就有4種不同的顏色:正常形態、黑色形態、白色形態和灰色形態。 [1] 
  • 正常形態的個體中,成年雄性的背部呈深灰色,頭部較白,下體呈酒紅色,喉部呈灰色。有時腹側和腹部覆蓋着模糊的黑色條紋。
  • 黑色形態的鳥類與之正常形態的鳥類非常相似,但上體的巖灰色更深,下體完全是深栗色。
  • 灰色形態中,頂部和下體從黑灰色到黑褐色不等。只有大腿是紅色的。
  • 白色形態中,雄性完全是白色的,可能會被誤認為是灰鷹 [1] 
該物種的雌性通常是相同的,儘管某些種羣的雌性背部呈美麗的灰棕色,底部有條紋。雌性要比雄性體型最多大30%,體重達75%。 [1] 
在幼鷹中,蒼白顏色的個體與上述紅褐色個體之間沒有非常顯著的差異。它們的棕色羽毛總是帶有淺黃色飾邊。有較暗頭部的脊狀側面和冠部。尾巴裸露,乳白色的下體,胸部有紅棕色條紋,腹部有條紋。下體的飾紋通常是可變的。大腿略帶淺黃色或淡紅色。 [1] 
雜色鷹與巨赤鷹褐鷹領雀鷹或多或少有明顯的相似之處。鑑於它們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其他混淆也是可能的。 [1] 

雜色鷹棲息環境

棲息於開放的熱帶雨林和樹木繁茂的地區。可以在空地、樹林邊緣或經過大量農墾的區域(如椰子種植園)中生活。分散在長廊森林或稀樹草原活動。也喜歡在位於城鎮郊區的休耕地和廢棄的舊農場、植物園和公園上空活動。有時,該物種會出現於更開闊的地方捕食,例如湖岸、草地沼澤的邊緣。首選從海平面到500米的高度,最高可達海拔1600米的高度。在新不列顛,它們在山地景觀中可見。 [1] 

雜色鷹生活習性

像大多數生活在島域上的鳥類一樣,雜色鷹是留鳥。通常在棲息地徘徊。一般隱藏在茂密的樹葉中,在棲枝和飛行時曬日光浴,但有時也會在樹上狩獵。在新幾內亞,該物種會練習在沼澤上空盤旋。當它們尋找小獵物時,會潛入樹枝並將獵物從樹葉上撕下來。它們不像大多數鷹科動物那麼不起眼。 [1] 
雜色鷹單獨生活或成對生活。特點是在樹上做環形飛行,翅膀略微向下彎曲。這種行為發生在6月初,在交配和築巢之前。環形飛行伴隨着鳴叫聲”。在瓜達爾卡納爾,7月底開始循環飛行,並伴隨着激動的叫聲。 [1] 
與灰鷹不同,該物種沒有特定的食物菜單。生活在新幾內亞和附近小島上的雜色鷹以爬行動物和昆蟲為食。所羅門羣島的雜色鷹是從鸚鵡和雀形目鳥類的巢穴中捕食雛鳥。雜色鷹非常喜歡蜥蜴、小蛇、蚱蜢和樹蝗,小鼠和小型哺乳動物也是食物的一部分。有些亞種以鳥類為主食,如小型鴨類、斑鳩和涉禽。 [1] 
在繁殖季節之外,雜色鷹通常是沉默的。主要鳴叫聲是一系列8-10個低沉、緩慢、略有上升和下降的音符。這種聲音表現與灰鷹的表現截然不同。音調有時還包括快速的喋喋不休和一系列不知道如何吐出的笑聲。 [1] 

雜色鷹分佈範圍

雜色鷹原產於澳大拉西亞部和華萊士線。分為4個主要地理區域:西南島嶼(聖誕島小巽他羣島)、新幾內亞羣島(包括當特爾卡斯托羣島路易西亞德羣島)、俾斯麥羣島所羅門羣島(包括布干維爾島)。 [1] 
雜色鷹分佈圖 雜色鷹分佈圖 [2]

雜色鷹繁殖方式

築巢季節在5-12月之間。在新幾內亞,產卵期主要在7-8月,但有時在2-3月左右。巢的位置很明顯,用木片和樹枝建造,這些木片和樹枝被大片的綠葉綁在一起。巢寬60釐米,深35釐米。巢建在離地面25-30米處的老側枝或老樹的主杈上。在聖伊莎貝爾島的觀察表明,每窩產卵2-3個卵,孵化期約30天。 [1] 

雜色鷹亞種分化

雜色鷹(2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雜色鷹凱羣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albiventris
(Salvadori, 1876)
2
雜色鷹所羅門羣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bougainville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5)
3
雜色鷹新不列顛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dampieri
(Gurney, 1882)
4
雜色鷹北摩鹿加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griseogularis
(G. R. Gray, 1861)
5
雜色鷹指名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hiogaster
(S. Muller, 1841)
6
雜色鷹新愛爾蘭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lavongai
Mayr, 1945
7
雜色鷹新幾內亞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leucosomus
(Sharpe, 1874)
8
雜色鷹唐加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lihirensis
Stresemann, 1933
9
雜色鷹馬萊塔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malaitae
Mayr, 1931
10
雜色鷹阿德默勒爾蒂羣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manusi
Mayr, 1945
11
雜色鷹俾斯麥羣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matthiae
Mayr, 1945
12
雜色鷹比亞克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misoriensis
(Salvadori, 1876)
13
雜色鷹路易西亞德羣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misulae
Mayr, 1940
14
雜色鷹摩羅泰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mortyi
Hartert, 1925
15
雜色鷹歐比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obiensis
(Hartert, 1903)
16
雜色鷹布魯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pallidiceps
(Salvadori, 1879)
17
雜色鷹當特爾卡斯托羣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pallidimas
Mayr, 1940
18
雜色鷹班達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polionotus
(Salvadori, 1889)
19
雜色鷹瓜達爾卡納爾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pulchellus
(E. P. Ramsay, 1882)
20
雜色鷹所羅門羣島中部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rubianae
(Rothschild & Hartert, 1905)
21
雜色鷹舒瓦瑟爾島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rufoschistaceus
(Rothschild & Hartert, 1902)
22
雜色鷹小巽他亞種
Accipiter hiogaster sylvestris
Wallace, 1864
[3] 

雜色鷹保護現狀

雜色鷹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2] 

雜色鷹種羣現狀

截止2001年,物種數量超過100,000只。趨勢證明: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認為種羣穩定。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