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鷹

(鷹科鷹屬鳥類)

鎖定
灰鷹(學名:Accipiter novaehollandiae):是鷹科、鷹屬的一種中型猛禽。體長40-55釐米,翼展70-110釐米,體重238-990克。雌性大於雄性。有兩種顏色變形形態。灰色變種有一個淺灰色的頭部和背部,黑色的翼尖,灰色的胸部和尾巴,以及白色的下體。白色變體是羽毛完全是白色的猛禽。兩種變體都有深紅色的眼睛和黃色的腿和爪。
棲息於各種森林類型中,尤其是高大的封閉森林,包括熱帶雨林。留鳥,但亞成鳥在繁殖季節後會廣泛分散。該物種經常在樹間進行短途飛行和滑翔,或在樹冠上輕輕地拍擊雙翅飛翔。以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節肢動物為食。分佈於澳大利亞。
(概述圖參考來源: [7] 
中文名
灰鷹
拉丁學名
Accipiter novaehollandi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鷹形目
鷹科
亞    科
鷹亞科
鷹屬
灰鷹
亞    種
無亞種 [5] 
命名者及年代
(Gmelin, 178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4] 
外文名
Grey Goshawk

灰鷹形態特徵

灰鷹是一種中型猛禽,體長40-55釐米,翼展70-110釐米,體重238-990克。 [2]  雌性大於雄性。有兩種顏色變形形態。灰色變型有灰色的頭部和上體,白色的下體在胸部有灰色條紋。圓形的翅膀上面是灰色的,下面是白色的,翼尖較深。中等長度的尾巴上面是灰色的,下面是白色的,條紋灰色。白色變型全身都是純白色的,通常被稱為白鷹。兩種變型都有深紅色的眼睛和黃色的腿和腳。然而,這個物種的顏色和大小如此多變,以至於它可以被稱為可變鷹。 [1] 

灰鷹近種區別

灰鷹的羽毛顏色與澳洲灰隼(Falco hypoleucos)相似,它的翅膀尖而黑,飛行時形狀不同;澳洲灰隼與灰鷹有着完全不同的分佈範圍和棲息地偏好,生活在乾旱區。生活在澳洲北部的褐鷹羽色較淺,在遠處觀望會被誤認為是灰鷹,但褐鷹的體型不那麼厚重,尾巴更圓,胸部斑紋更明顯,這兩個物種喜歡不同的棲息地。 [1] 
澳洲灰隼 澳洲灰隼
褐鷹 褐鷹
灰鷹 灰鷹

灰鷹棲息環境

棲息於大多數森林類型中,尤其是高大的封閉森林,包括熱帶雨林。 [1]  在澳大利亞東部和東南部的高大潮濕森林和澳大利亞北部的河流森林中生活,但偶爾會出現於更開闊的林地和城市地區。也在茂密的林地和森林中。 [3] 

灰鷹生活習性

灰鷹是非遷移的,成鳥留居,但亞成鳥在繁殖季節後會廣泛分散。它們經常在樹間進行短途飛行和滑翔,或在樹冠上輕輕地拍擊雙翅飛翔。 [3] 
在澳大利亞南部生活的灰鷹,可捕食兔子和蒼鷺大小的獵物。主要通過在樹冠中隱蔽的棲木上繼續狩獵或通過低飛、四處巡視和飛翔來覓食,並在地面或短距離追逐中捕捉獵物。 [3] 
該物種以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節肢動物和昆蟲為食。用長而有力的爪狀趾攻擊獵物。它們在飛行中追捕獵物,快速攻擊,甚至將獵物追入茂密的灌木叢中。還會使用伏擊和驚嚇來捕捉鳥類,包括引入的紫翅椋鳥。體型較大的雌性可以比雄性捕獲更大的獵物。 [1] 

灰鷹分佈範圍

分佈於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的沿海地區。白色變種主要存在於澳大利亞西北部和維多利亞沿海更開闊的森林中,僅發現於塔斯馬尼亞。灰色變種在東海岸較密的亞熱帶森林中更為常見。 [1] 
灰鷹分佈圖 灰鷹分佈圖 [4]

灰鷹繁殖方式

灰鷹形成永久的配偶,全年保衞家園。兩性共同築巢,在高大的樹杈上用樹枝和木棍建造一個襯有綠葉的開放型平台巢穴,放置在離地面15米的活樹樹冠上。並且經常重複使用同一個巢穴。羽色為灰色態與和白色態的灰鷹可以自由雜交,但這個物種很少與褐鷹雜交。每窩通常產2-3枚卵,偶爾為4枚,妊娠期為30天,孵化期為30-38天。6周後長出成鳥羽毛。主要由雌性承擔大部分孵化工作,雄性會給雌性帶來需要的食物,併為幼鳥捕獲大部分食物,雌性會將這些食物撕碎讓雛鳥吃。 [1]  [3] 

灰鷹保護現狀

灰鷹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4] 

灰鷹種羣現狀

截止2001年,灰鷹的成熟個體數量在2,500-9,999只之間,總體數量不可能超過10,000只。
趨勢證明:由於持續的棲息地破壞和人類迫害,灰鷹的物種數量正在下降。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