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花金絲桃

鎖定
雙花金絲桃(Hypericum geminiflorum Hemsl.),是金絲桃科、金絲桃屬灌木,高0.5-1.5米,有常為開張及下垂的枝條。莖幼時具4 縱線稜及兩側壓扁,葉近無柄;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至橢圓形或卵形。花序有1-3花,在莖頂及自其下至14節內生出的單一或成對的短側枝上頂生。花蕾卵珠形,先端鋭尖至鈍形。萼片分離或稍合生,覆瓦狀排列,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或近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花瓣亮黃色或稀為白色,倒卵形。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5-11枚。
主要分佈於中國台灣中部及南部,菲律賓。
中文名
雙花金絲桃
拉丁學名
Hypericum geminiflorum Hemsl.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金虎尾目
金絲桃科
金絲桃屬
雙花金絲桃
分佈區域
中國台灣中部及南部。菲律賓
命名者及年代
Hemsl,1895

雙花金絲桃形態特徵

雙花金絲桃
雙花金絲桃(10張)
灌木,高0.5-1.5米,有常為開張及下垂的枝條。莖幼時具4 縱線稜及兩側壓扁,最後具2縱線稜至圓柱形;節間長0.9-3.5釐米,短於葉。葉近無柄;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至橢圓形或卵形,長1.8-4.5釐米,寬0.6-2.2釐米,先端鋭尖至鈍形或圓形而具小尖突,基部寬至狹的楔形,邊緣增厚,上面綠色,下面淡綠但不呈蒼白色,主側脈1-2對,上方1對有時形成明顯的近邊緣脈,中脈有4-9條羽狀分枝,第三級脈網模糊或不可見,近邊緣腺體密生,葉片腺體點狀且有時向上突起。
花序有1-2(-3)花,在莖頂及自其下至14節內生出的單一或成對的短側枝上頂生,花梗長3-4 毫米;小苞片退化,凋落。花直徑2-3釐米,星狀;花蕾卵珠形,先端鋭尖至鈍形。萼片分離或稍合生,覆瓦狀排列,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或近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等大或近等大,長1-2毫米,寬1-2毫米,先端近鋭尖至圓形,具1-5脈,小脈不分枝,中脈不明顯,腺體大多為線形。花瓣亮黃色或稀為白色,無紅脈紋或紅暈,開張,倒卵形,長0.9-1.5釐米,寬0,5-0.7釐米,小尖突消失或無。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5-11枚,最長者長0.6-1釐米,長約為花瓣的7/10。子房多少呈狹橢圓形,長2.5-3.5毫米;花柱長4-6(-7)毫米,長約為子房的1.3-2倍,多少柔弱;柱頭頭狀至橢圓形或圓柱形。
燕果狹圓柱形至圓柱狀圓錐形,長0.5-1.1釐米,寬0.3-0.55釐米。種子深紅褐色,狹圓柱形或狹橢圓狀至紡錘形,長0.6-1.5毫米,有狹的龍骨狀突起和多少伸長的頂端附屬物,或一側多少有寬翅,表面有淺的線狀網紋。花期5-6月,果期9-12月。 [1-2] 
(注:雙花金絲桃圖片圖冊資料來源 [3] 

雙花金絲桃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300-1200米的開曠多石地。 [1] 

雙花金絲桃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中國台灣中部及南部(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等地)。菲律賓(呂宋)也有。模式標本採自台灣高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