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

鎖定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於1982年創業 [8]  ,經過40年的專注與創新,集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物科技、化工新材料於一體的公司,擁有22家全資和控股企業,其中雙良節能(600481) [8]  為上市公司。 [37] 
公司名稱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
所屬行業
製造業
成立時間
1987年 [1] 
經營範圍
空調系列產品,溴化鋰溶液,金屬材料的製造 [1] 
公司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年營業額
550.96 億元(2022年) [59] 
註冊資本
105000.000000萬 [3]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集團照片 集團照片
雙良有22家全資和控股企業,其中雙良節能(600481)為上市公司。 [6]  擁有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央空調製造生產基地。 [7]  公司在“節能、節水、環保、清潔能源” [38]  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溴化鋰機組及智能化全鋼結構間接空冷系統被評為國家“單項冠軍產品”, [39]  [41]  被中國製冷協會譽為“挽救了中國溴化鋰製冷機行業”,被央視聚焦紀錄,譽為“造福人類,大國重器”, [4-5]  榮獲中國工業大獎企業獎與項目獎雙料大獎, [39]  雙良節能成功拿下雙料冠軍,成為歷屆中國工業大獎獲獎企業中唯一兼得企業獎與項目獎的民營企業, [39]  [56]  是國家首批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 [4]  連續多年名列中國企業500強,中國製造企業500強,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00多家是雙良的合作伙伴。 [40]  雙良已形成多晶硅核心裝備、單晶硅材料、電池組件光伏產業鏈,並深耕地熱、氫能、綠電、儲能等清潔能源技術研發及裝備生產,以數字化驅動的碳中和綜合服務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47] 
雙良圖片 雙良圖片
雙良人秉承“學習才能進取,創造方為永恆”的企業精神,遵循“多元化投資,專業化經營,精細化管理”的發展戰略,不斷拓展核心業務,快速融入國際化競爭舞台。 [7]  進行綠色化產業升級,以智能化、服務化、高端化為引領,產業與資本雙輪驅動,打造“資產優良、盈利能力優良”的新雙良,朝着“健康雙良、國際雙良、始終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集團”願景不斷邁進。 [6]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範圍

集團外照 集團外照
空調系列產品、空調配套產品及零配件、普通機械、電器機械及器材、交通運輸設備、停車設備、電子產品、通信設備(不含衞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和發射裝置)、金屬製品、壓力容器(僅限子公司經營)、溴化鋰溶液、建築裝潢材料、金屬材料的製造、加工、銷售;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品)、紡織品、紡織原料、塑料製品、熱塑性複合材料、煤炭的銷售;計算機軟件的開發、銷售;企業管理服務;倉儲(不含危險品);綠化管理;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但國家限定企業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下設江蘇雙良集團有限公司銷售分公司。(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1]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文化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文化基石

家庭化:解決凝聚力問題。互敬互信、友愛互助、團結協作、敬業奉獻。
軍隊化:解決步調一致性問題。步調一致、令行禁止、快速反應、頑強戰鬥。
現代化:解決創新意識問題。與時俱進、變革創新、前瞻思考、自我超越。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願景

健康雙良、國際雙良,始終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集團。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核心價值觀

一切為客户着想、尊重人才、開放創新、艱苦奮鬥、誠實守信、共創共享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品格

鐵軍精神、工匠精神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精神

學習才能進取、創造方為永恆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歷程

1982年,雙良創業; [8] 
1985年,成立江陰溴化鋰製冷機廠,生產出第一台溴冷機; [8] 
1987年,成立雙良集團 [1] 
1992年,參與制定溴化鋰製冷機國家及行業標準; [8] 
1994年,雙良技術中心被國家認定為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 [8] 
1997年,收購江陰國際大酒店; [53-54] 
1998年,江澤民總書記視察雙良; [8] 
2000年,被國家技術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8] 
成立江蘇雙良鍋爐有限公司 [52] 
2001年, 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雙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8] 
2002年,雙良商標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9] 
2003年,雙良節能(600481)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8] 
江蘇恆創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46] 
2004年,“中國行業龍頭品牌”; [8] 
2005年,投資控股江蘇利士德化工有限公司,涉足化工企業; [8] 
2006年,業內首家通過中國節能產品認證; [8] 
進入空冷器行業 [48] 
2007年,制定《氨水吸收式製冷機組》國家標準,全國售後服務特殊貢獻單位; [8] 
2008年,榮獲“保障奧運突出貢獻獎”; [8] 
2009年,被評為“中國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最具影響力企業”; [8] 
2010年,江蘇利士德化工有限公司EPS項目建成投產; [10] 
慧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44] 
2011年,成立江蘇雙良置業有限公司
2013年,集團更名為雙良集團有限公司 [36] 
2014年,雙良克萊德貝爾格曼公司成立; [10] 
上海雙良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45] 
2016年,慧居科技新三板掛牌; [11] 
雙良龍騰光熱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成立; [10] 
2018年,元泰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10] 
無錫混沌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 [35] 
2019年,雙良展示館、雙良黨校、雙良大學啓用; [10] 
利士德倉儲成為七家苯乙烯期貨交割庫之一 [48] 
2020年,江蘇雙良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5] 
元豐泰年產60萬噸碳基生物有機肥項目正式投產: [24] 
2021年,成立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 [33] 
2022年,成立雙良新能科技(包頭)有限公司 [34] 

雙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榮譽

1992年,制定溴化鋰製冷機國家及行業標準 [41] 
1994年,雙良技術中心獲評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
1995年,首屆“中國機械十大傑出企業”稱號;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55] 
1996年,獲中國專利及新產品博覽會金獎;第八屆“科學與和平貢獻”獎; [55] 
1998年,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9] 
2000年,被評為“中國機械十大傑出企業”; [12] 
2001年,被評為全國“用户最滿意企業”; [12] 
2001年,被批准設立“博士後工作站; [12] 
2002年,被評為“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 [12] 
2003年,被評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百強企業”; [12]  ;雙良空調被授予“中國名牌”產品; [43] 
2004年,被評為“中國機械行業十佳優秀企業”; [8] 
全國名優產品售後服務行業十佳單位”稱號 [41] 
2005年,被評為“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企業”; [12] 
2006年,獲選“2006中國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50強”; [13] 
2007年,榮獲“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稱號; [12] 
2008年,“保障奧運突出貢獻獎”; [12] 
2009年,中國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最具影響力企業; [12]  ;雙良企業榮獲上市公司民企百強; [41] 
2011年,裝備中國功勳企業; [14] 
2014年,民營企業500強 [51] 
2016年,中國工業示範單位; [15]  ;榮獲中國工業大獎; [16] 
2017年,中國“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 [12]  ;雙良溴化鋰機組獲評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 [26] 
2018年,江蘇省首批工業互聯網發展示範企業(五星級上雲企業) [55] 
2019年,江蘇省自主工業品牌50強企業; [49] 
2019年8月22日,“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佈,雙良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208位;
2019年8月22日,“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佈,雙良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208位 [17] 
2019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發佈,雙良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24。 [18]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企業500強發佈,雙良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438位; [19] 
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榜單發佈,雙良集團有限公司名列第212位。 [20] 
“2019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發佈,排名第124位。 [21] 
2020年,“智能化大型鋼結構間接空冷系統”獲得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項目獎; [50] 
2020年9月10日,名列“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第224位。 [22] 
2020年9月10日,位列“2020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第126位。 [2] 
2020年12月27日,雙良智能化全鋼結構間接空冷系統獲評“單項冠軍產品” [23]  ,獲得本屆中國工業大獎項目獎。
2021年, 雙良榮獲中國品牌金信學院獎 [42] 
2021年9月,入圍“2021江蘇民營企業200強”名單和“2021江蘇民營企業製造業100強”名單。 [27]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 [28] 
2021年9月25日,入選“2021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489位。 [29] 
2022年8月,入選《2022中國品牌500強》,位列412位。 [57] 
2022年9月,以4594200萬元營業收入位列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第477位。 [30] 
2022年9月7日,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佈,位列第225位。 [31] 
2022年9月,入選“2022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141位。 [32] 
2023年9月12日,全國工商聯發佈《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以550.9639億元營業收入位列榜單197位。 [58-5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