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獅嶺

鎖定
雙獅嶺,位於花明樓境內,與大屯營毗鄰,此地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山巒俊秀,人傑地靈,現已即將得到規劃利用,成為花明樓建設的又一景區——雙獅嶺生態園。
中文名
雙獅嶺
外文名
Double shiling
地    點
花明樓境內
類    別
旅遊景點

雙獅嶺基本介紹

雙獅嶺文化園效果圖 雙獅嶺文化園效果圖
沿大夫堂往偉人故居方向三公里左右處的靳江邊,有一座延綿數十公里的像駝峯一樣凸起的大山,站在山下往上看,山嶺上的山石像一對獅子,一雌一雄傲然聳立,所以人們將此山命名為雙獅嶺 [1] 
雙獅嶺是衡山餘脈盤繞在寧鄉花明樓境內靳江邊的一座秀美山峯,為寧鄉一大名勝。雙獅嶺重巒疊翠,嶺上古木參天,石泉奔湧,香飄四季,幽谷啼鶯。嶺下靳江蜿蜒為帶,水碧如玉,那一泓泓清泉水質純淨,甘甜可口,是優質的礦泉水資源。辛亥革命家 [2]  周恢初(1892-1961.2,寧鄉東湖塘人)曾登雙獅嶺後並賦詩一首: [1] 
雙獅嶺 [3] 
靳江流日夜,獅嶺插雲天。
嶺下滾烏金,江中走木船。
長沙文史資料記載,“雙獅嶺”為寧鄉一大名勝,嶺勢如雙獅並頭而立。嶺上古木參天,林叢中有八方屋場,建築獨具風彩。嶺下靳江蜿蜒為帶,水碧如玉,山下盛產煙煤,清末民初為湖湘四大煤礦之一。
過去的雙獅嶺被當地鄉親們戲説為“流不盡的泉,賺不完的錢”。尤其是這裏可供開發的地下寶藏,被稱為“黑金山”的超億噸煤田,以“質量好,儲量大、銷路暢、效益好”四大優勢引起投資者青睞。自清代中葉以來,這裏成了寧鄉主要的煙煤產地之一,當時叫清溪煤礦(雙獅嶺立新煤礦前身)。湘軍名將周達武就曾經在這裏挖過煤,後在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引薦下,效力於中興名臣左宗棠麾下,屢立軍功,成為一代梟雄! [1] 

雙獅嶺革命歷史引

[1]  這裏還是寧鄉革命根據地,1926年,郭亮曾來礦區建立工會並發展中共黨員,成立了寧鄉第一個礦山工會和礦山黨支部,參與了1927年寧鄉有名的溈山起義,在創辦工人夜校,支援農運,迎接北伐等方面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雙獅嶺礦產豐富

經專家考察、勘探,此地尤以煤炭、石灰石、耐火泥沙石等礦產資源貯量較大。
1954年,前蘇聯專家到此考察,鑽探發現此地的地下煤層系高熱量優質工業、生活用煤。同時發現這裏是多層重疊煤田,從高於海拔30米到低於海拔200米的位置都有煤,總儲量為12600萬噸。面對這寶貴的“黑金山”,當地政府推出招商引資、攜手合作開發的系列措施,開始了長達30餘年的大規模整體性開採,當地最著名的有“雙獅嶺——立新煤礦”,後續產生的大大小小煤礦數十個直至1991年由於政策的改變方停止開採 [1] 

雙獅嶺人傑地靈

雙獅嶺山巒俊秀,人傑地靈,環雙獅嶺周邊自古英才輩出。如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前全國政協副主席歐陽欽、著名導彈專家肖金友少將、著名海戰英雄原舟山基地司令員肖德萬少將、原廣東省副省長劉維明等都是出生在雙獅嶺下 [1] 

雙獅嶺遠古傳説

雙獅嶺原山腰建有一座仲泰廟,為當地人們祈福之地。過去的仲泰廟已經看不到一瓦一木,只有青松翠柏、雜木敗草在大山裏靜靜地佇立。往日香火繚繞,僧侶繁忙、法器和鳴、行人絡繹不絕,轎子、鞍馬應接不暇,馬嘶牛號的景象已蕩然無存。但石坎、牆基等遺址還一目瞭然,昔日廟宇的格局可窺一二,面貌尚存,靈氣猶在!關於仲泰廟,雙樹村78歲的楊文坤老人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古老而動聽的傳説 [1] 
傳説很古的時候,靳江流域還是一大片未開發的蠻荒世界。毒蟲野獸在森林曠野出沒,瘟疫病疾在村落間蔓延,男人女人們在貧困與災害的夾縫中喘息。這時候出了兩個在方圓數百里內很有名的人。一個叫仲泰,五大三粗,正直憨厚;另一個叫季幸,長得健碩,心眼靈活,也很兇悍。兩人結伴而行,跋山涉水,投到鬼谷子門下,拜師學藝。仲泰求鬼谷子教他治病醫人的方術,因為他不忍看到家鄉的人們受病魔折磨。季幸則求鬼谷子教他驅使蛇虎的法術,他心裏拔着一盤小九九 [1] 
鬼谷子收下了仲泰和季幸,並要求他們學成後一定要造福生民。兩人留了下來,學得勤,學得苦,進步也快。寒來暑往,春去冬來。仲泰和季幸二人學成法術回到了故居。仲泰在茅棚裏還沒安頓好,就馬上到山坡上採集草藥為村民醫治,通過醫治,很多村民很快恢復了健康,送錢送糧來感謝仲泰,仲泰都一一拒絕。季幸則利用巫術驅動蛇鼠豺豹為害村民,然後要求村民付出高價才給醫治,賺了很多昩良心的錢。仲泰發現後去制止,未果,只好不辭辛苦,一一免費為那些被季幸所害的村民醫治。季幸惱羞成怒,驅動兩隻兇猛的獅子欲將仲泰除去。獅子衝到仲泰面前時,觸動了仲泰身上師傅鬼子臨別時送給他的符,忽然間,空中山崩地裂似的一聲爆響,季幸頓時化成了一堆黑炭。風沙停了,灰塵散了,天仍是那麼藍,樹仍是那麼綠,那兩隻獅子卻化成了一座山。從此,野獸很少在山林曠野裏逞兇了,人們自由自在地棲息在這山谷原野,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仲泰去世後,人們立下廟宇紀念他,祭祀他,並尊稱他為仲泰公! [1] 
古往今來,無論是皇帝還是百姓,為求得國泰民安,五穀豐登,都會向神靈或祖先焚香朝拜。雙獅嶺的老百姓也不例外,自仲泰廟建成之後,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有很多善男信女來到仲泰廟,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願。有的為答謝神恩求得五穀豐登,有的以祈來年莊稼更加旺盛,還有的為乾旱求神明降雨,為家人生病求神明醫治。仲泰廟歷經數千年朝代更替,香火一直長旺不衰,每年還有當地有身份的人出面組織唱花花鼓戲或皮影戲。仲泰廟最後一次的修葺據説是在乾隆時期,毀於上個世紀60年代。隨着雙獅嶺生態文化園興建,將還原仲泰廟的建設,到時來雙獅嶺觀光的人們,將瞻仰到仲泰廟的風采,感受遠古時代仲泰治病救人、造福蒼生的博大情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