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雒汭

鎖定
雒汭(luò ruì)亦作洛汭,古地區名。指雒水(今洛河)入古黃河處。在今河南鞏義市境內 [1] 
中文名
雒汭
讀    音
luò ruì
地    點
河南鞏義市

雒汭雒汭歷史解釋

左傳》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潁,館於雒汭。”
史記·夏本紀》“道九川: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道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道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華陰,東至砥柱,又東至於盟津,東過雒汭,至於大邳,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
尚書· 禹貢》: 河水 “東過洛汭”。
孔傳》:“洛汭,洛入河處。”
左傳·昭公元年》: “天王劉定公勞趙孟於穎,館於雒汭。” 宋元人注: “雒汭,洛水在河南鞏縣南。水曲流為汭。”
《水經· 洛水注》: “洛水又東北流入於河口。
山海經》 曰: 洛水成皋西入河,是也,謂之洛汭。” [1] 

雒汭詞語分解

拼音:luò,古書上指白鬣的黑馬。古同“烙”,烙印。姓。注音:ㄌㄨㄛˋ,部首:隹,筆畫:14 筆順編號:35425132411121五筆:TKWY,五筆98:TKWY ,統一碼:U+96D2 ,鄭碼:RSJN ,倉頡碼:HROG ,四角碼:20615
拼音:ruì,河流會合的地方或河流彎曲的地方。注音:ㄖㄨㄟˋ,部首:氵,筆畫:7 筆順編號:4412534五筆:IMWY,五筆98:IMWY ,統一碼:U+6C6D,鄭碼:VLOD ,倉頡碼:EOB ,四角碼:34127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