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

鎖定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共12幅,因畫幅中有雍正皇子時期"破塵居士"名號落款的條幅,曾一直被誤定為《胤禛妃行樂圖屏》。朱家溍先生據內務府雍正朝檔案考證,其"只是美人絹畫十二張而已。"因此,將其更名為《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
中文名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
作品作者
清宮畫家
作品收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作品評價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之博古幽思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之博古幽思
此套圖屏採用工筆重彩,表現出宮廷繪畫雍容華貴的審美情趣和仕女畫工整妍麗的藝術特色.畫家在生動地刻畫宮苑女子品茶、賞蝶、沉吟、閲讀等閒適生活情景的同時,還以寫實的手法逼真地再現了清宮女子冠服、髮型、首飾等當時宮中女子最為流行的妝飾.此套圖屏對研究女子漢裝服飾文化是最為形象而真實的史料.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作品細賞

十二幅圖屏分別題名為觀書沉吟、立持如意、倚門觀竹、消夏賞蝶、燭下縫衣、桐蔭品茶、博古幽思、倚榻觀雀、持表對菊、捻珠觀貓、裘裝對鏡、烘爐觀雪.
觀書沉吟
女子持半展書頁,沉吟瞬間.背景以設色山水小景、橫幅墨筆摹寫的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米元章的詩為裝飾.畫家巧妙地藉助所錄的米元章詩句"櫻桃口小柳腰肢,斜倚春風半懶時.一種心情費消遣,緗編欲展又凝思",點明瞭此圖的畫意和讀書倦懶的仕女儀態.女子所展書頁上錄的是唐代杜秋娘《金縷詞》: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圖中"倚風嬌無力"的女子形象反映出清代仕女畫常見的"風露清愁"之美.
觀書沉吟 觀書沉吟
立持如意
仕女手持如意,立於庭院內賞花.竹籬處繁花似錦,花團錦簇.畫家着重突出了紫、粉、白、紅等各色牡丹.牡丹以雍容華麗、香味濃郁而被稱作"百花之王",併成為吉祥富貴、繁榮昌盛的象徵,結合女子手中所持的竹雕靈芝如意,藴含了"富貴如意"的美好願望.
立持如意 立持如意
倚門觀竹
庭院中花草竹石滿目,並擺放着香蘭、月季等各色盆景,爭奇鬥豔,以婀娜的姿態點綴出俏麗的景緻.仕女倚門觀望着滿園春色,舉止間似乎流露着淡淡的嘆春情懷.
倚門觀竹 倚門觀竹
消夏賞蝶
户外湖石玲瓏,彩蝶起舞,萱草含芳.室內仕女手持葫蘆倚案靜思.此畫描繪的雖然是仕女夏日休閒的情景,表達的卻是乞生貴子的吉祥意願.萱草,又名忘憂、鹿葱.《草木記》謂"婦女懷孕,佩其花必生男",因此,它以有助於孕婦生子,又有"宜男萱"之美譽.葫蘆,屬於生命力旺盛的多籽植物,常被用以喻"百子"之意.畫家巧妙地將萱草與葫蘆繪於石側、掌中,既增加了畫面的觀賞性,又藴涵了求子的深意.
消夏賞蝶 消夏賞蝶
燭下縫衣
清風徐徐,紅燭搖曳,仕女勤於女紅,在燭光下行針走線.女紅包括紡織、刺繡、縫紉等,古代隸屬於衡量女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功、婦容)"中的"婦功",是評價女子品行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女子們無論貧富貴賤,均以擅女紅為能事.此圖中女子蘭指輕拈,針線穿行,低眉落目,若有所思.明窗外一隻紅色的蝙蝠飛舞在翠竹間,"鴻福將至"的吉祥寓意巧妙地藴涵在圖畫之中.
燭下縫衣 燭下縫衣
桐蔭品茶
仕女手持薄紗紈扇,坐於茂密的梧桐樹下靜心品茶.茶飲原是一種日常飲食行為,由於品茶論道的盛行,而成為歷朝文人士大夫中的風雅之事,逐漸提高了茶的境界.圖中月亮門內有一黑漆描金書架,滿函的書籍不僅為畫面增添了儒雅的書香氣息,而且與仕女手中的茶具相互映襯,表現出宮中女子的文化修養.
桐蔭品茶 桐蔭品茶
博古幽思
仕女坐於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身側環繞着陳設各種器物的多寶格.多寶格上擺放的各種瓷器,如"仿汝窯"瓷洗、"郎窯紅釉"僧帽壺,以及青銅觚、玉插屏等,均為康熙至雍正時期最盛行的陳設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的富貴氣派.這些器物不僅增添了畫面的真實性,也映襯出仕女博古雅玩的閨中情趣.
博古幽思 博古幽思
倚榻觀雀
室內仕女斜倚榻上,把玩着合璧連環,室外喜鵲鳴叫喳喳,女子目視喜鵲,不覺入神.畫家意在表現冬去春來,女子觀賞喜鵲時的愉悦心境,但卻不自覺地將宮中女子精神空虛、孤寂壓抑的心情溢於畫面.背屏上書滿了"壽"字,雖有祈壽延年之意,卻也不敵"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祈盼.
倚榻觀雀 倚榻觀雀
持表對菊
仕女手持精美的琺琅表坐於書案旁.桌上瓶中插有菊花,點明瞭時值八月時節.菊花清高典雅,是秋季重要的觀賞花卉,被賦予堅貞、益壽等含義,同時又以其素淨優雅的自然美而成為女性的頭飾或居室的點綴品.背景牆面上懸掛着明代董其昌的詩句.不遠處几案上的西洋天文儀器與女子手中的琺琅表表明西洋物件已漸為宮中時尚.
持表對菊 持表對菊
捻珠觀貓
仕女於圓窗前端坐,輕倚桌案,一手閒雅地捻着念珠,正觀賞兩隻嬉戲頑皮的貓咪.此圖的取景面很小,僅透過二分之一的圓窗來刻畫繁複的景緻,但由於畫家參用了西洋畫的焦點透視法,將遠、中、近三景安排得有條不紊,從而擴展了畫面空間的縱深感,顯得意韻悠長.窗下鐘聲滴答,近處貓咪玩鬧,時光便在這似有似無中悄悄流逝.
捻珠觀貓 捻珠觀貓
裘裝對鏡
仕女身着裘裝,腰繫玉佩,一手搭於暖爐禦寒,一手持銅鏡,神情專注地對鏡自賞,"但惜流光暗燭房"的無奈之情溢於眉間.畫中背景是一幅墨跡酣暢的行草體七言詩掛軸,落款為"破塵居士題".破塵居士是雍正皇帝為雍親王時自取的雅號,表示自已清心寡慾、不問榮辱功名的志趣.
裘裝對鏡 裘裝對鏡
烘爐觀雪
仕女臨窗而坐,輕掀帳帷,觀雪賞梅.户外翠竹披霜帶雪,遇寒不凋,顯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白色臘梅則以"萬花敢向雪中擊,一樹獨行天下春"的風韻盡情綻放.梅花不僅是著名的觀賞花,又以花分五瓣,而擁有”五福花”的美稱,被人們用以寓意幸福、長壽、吉祥.
烘爐觀雪 烘爐觀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