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集裝箱跨運車

鎖定
集裝箱跨運車是集裝箱裝卸設備中的主力機型,通常承擔由碼頭前沿到堆場的水平運輸以及堆場的集裝箱堆碼工作。由於集裝箱跨運車具有機動靈活、效率高、穩定性好、輪壓低等特點,得到普遍的應用。集裝箱跨運車作業對提高碼頭前沿設備的裝卸效率十分有利。集裝箱跨運車從20世紀60年代問世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與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一樣,成為集裝箱碼頭和堆場的關鍵設備。
中文名
集裝箱跨運車
外文名
Container truck
類    型
主力機型
特    點
效率高、穩定性好
出現時間
20世紀60年代

集裝箱跨運車簡介

集裝箱跨運車是集裝箱裝卸設備中的主力機型,通常承擔由碼頭前沿到堆場的水平運輸以及堆場的集裝箱堆碼工作。由於集裝箱跨運車具有機動靈活、效率高、穩定性好、輪壓低等特點,得到普遍的應用。集裝箱跨運車作業對提高碼頭前沿設備的裝卸效率十分有利。集裝箱跨運車從20世紀60年代問世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與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一樣,成為集裝箱碼頭和堆場的關鍵設備。

集裝箱跨運車應用

集裝箱跨運車是用於碼頭前沿和堆場水平搬運和堆碼集裝箱的專用機械 [1] 

集裝箱跨運車用途

它以門形車架跨在集裝箱上,由裝有集裝箱吊具的液壓升降系統吊起集裝箱,進行搬運,並可將集裝箱堆碼二,三層高。

集裝箱跨運車功能

英文名straddle carrier,一般用於短中途運輸集裝箱,靈活,快速,系統多由液壓驅動組成,在歐洲碼頭被廣泛使用。一個基於跨運車的吊運系統對於中型的碼頭貨運站是最快捷穩妥的選擇;跨運車本身能起一個獨立系統的作用。跨運車能夠滿足在集裝箱場內所有不同負載處理的需要: 橋吊運輸和堆放集裝箱、以及貨車和路軌卡車的貨物裝卸。

集裝箱跨運車車體結構

集裝箱跨運車按其車體結構型式可分三種:
一是無平台及跨運和裝卸共用結構的集裝箱跨運車;
二是有平台及跨運和裝卸共用結構的集裝箱跨運車;
三是有平台及跨運和裝卸專用結構的集裝箱跨運車無平台及跨運和裝卸共用結構型式的集裝箱跨運車。其結構特點是車體無平台, 由兩片垂直的Ε 型門架組成, 上部由縱梁連接,下部分別支撐在兩側底樑上, 四個門腿一般採用箱形結構, 動力裝置分別安裝在底樑上。這些特點決定了該種型式的集裝箱跨運車外形尺寸小, 轉彎半徑小, 堆碼和通過集裝箱層數相同, 車架受力情況良好。這種結構型式使整機的上部質量減小, 有效地降低了整車的重心, 增加了行駛穩定性

集裝箱跨運車發展特點

1.向大型化、高層堆碼方向發展
隨着集裝箱大型化、箱載荷的提高, 集裝箱跨運車的載重能力和堆碼高度也在不斷提高.據統計, 在現有的集裝箱跨運車中堆碼三層的佔70%左右, 堆碼四層的機型逐漸增多。由於超高箱在集裝箱中所佔的比重逐步加大, 集裝箱跨運車的起升高度也在提高。80年代集裝箱跨運車的起重量一般為30-35噸。生產的跨運車中起重量為40噸者佔絕大多數, 有的甚至達到50噸。相應的集裝箱跨運車的配置也在提高。由於可堆碼4層的大型集裝箱跨運車的問世, 大大增強了集裝箱跨運車在市場的競爭力。由於堆層高度從2層提高到3層, 使堆存能力提高了50%。
2.集裝箱跨運車的可靠性進一步提高
隨着集裝箱跨運車技術的不斷完善, 制約其發展的故障率大幅度降低, 其使用可靠性
有了明顯提高。八十年代初, 由於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和集裝箱正面吊運機的發展, 將曾經一度風光的集裝箱跨運車擠出集裝箱裝卸機械市場的中心地位。當時的跨運車由於故障率高、影響其進一步發展。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 跨運車的質量已大大改善。越來越多的集裝箱跨運車採用了液壓系統, 這些跨運車不僅解決了漏油問題, 其可靠性也有大幅度提高。
3.集裝箱跨運車結構形式呈多樣化
由於集裝箱跨運車技術的提高以及液壓等相關技術的發展, 集裝箱跨運車呈現多樣化趨勢。在主機配置上, 單主機形式仍佔有很大市場。這種形式的跨運車, 其發動機佈置在跨運車頂部, 控制和維修較為方便, 但質心提高。對於 跨Π型跨運車, 其過高的質心影響了跨運車的行駛安全。雙主機跨運車一般為兩台發動機分別佈置在門架兩側門腿之間, 由於發動機佈置位置較低,降低了整機的質心位置, 安全穩定性有了顯著提高。但同時給維護和控制帶來一定困難。在傳動方式上, 除傳統的機械和液力機械傳動方式外, 液壓傳動和電氣傳動方式有了較快的發展。
4.集裝箱跨運車自動化程度提高
幾乎所有的集裝箱跨運車都裝有可編程序控制器, 實現對各個參數和主要功能的監測與控制。有些集裝箱跨運車的可編程序控制器還設有CAN(配置計數)基設備網絡總線系統, 確保各種CAN部件易於聯成一體。藉助於CAN基可編程序控制器網絡, 跨運車易於同自動化總線實現一體化, 從而便利司機操縱 [1] 
參考資料
  • 1.    李海波. 輕型集裝箱跨運車的開發及應用[J]. 港口裝卸, 20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