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雄黃蘭

(百合目鳶尾科植物)

鎖定
雄黃蘭是鳶尾科雄黃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雄黃蘭具扁球徑,葉多基生,劍形;花莖由多花給成疏散的穗狀花序,花冠漏斗狀,深橙紅色;蒴果。 [7]  花期7-8月,果期8-10月 。 [8]  雄黃蘭因橘紅色的花與雄黃顏色相似而得名。 [9] 
雄黃蘭產自非洲南部。 [9]  分佈於中國各地 。 [10]  雄黃蘭喜陽,耐寒,宜種植於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生育期要求土壤有充分的水分。雄黃蘭的繁殖方法是分球繁殖。 [11] 
雄黃蘭性温,味澀,有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貴州民間藥物》記載:“止痛,解毒。治全身筋骨疼痛,蠱毒及胸口痛,各種爛瘡。” [11]  雄黃蘭具有觀賞價值,雄黃蘭的花有紅、橙、黃三種花色,抗酷暑,仲夏季節,花開不絕,觀賞價值極高。雄黃蘭還有園林用途,是佈置花境、花壇的好材料,也宜成片栽植於街道綠島、建築物前、草坪上、湖畔等,還可作切花之用。 [12] 
[3] 
中文名
雄黃蘭
拉丁學名
Crocosmia × crocosmiiflora (Lemoine) N.E.Br. [1] 
別    名
標竿花
倒掛金鈎
黃大蒜
觀音蘭
金釦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百合目
鳶尾科
雄黃蘭屬
雄黃蘭
亞    綱
百合亞綱
亞    目
百合亞目
命名者及年代
(Nichols.) N. E. Br.,1932

雄黃蘭植物學史

雄黃蘭因橘紅色的花與雄黃顏色相似而得名。 [9] 

雄黃蘭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釐米。球莖扁圓球形,外包有棕褐色網狀的膜質包被。葉多基生,劍形,長40-60釐米,基部鞘狀,頂端漸尖,中脈明顯;莖生葉較短而狹,披針形。 [2]  [6] 
花莖常2-4分枝,由多花組成疏散的穗狀花序;每朵花基部有2枚膜質的苞片;花兩側對稱,橙黃色,直徑3.5-4釐米;花被管略彎曲,花被裂片6,2輪排列,披針形或倒卵形,長約2釐米,寬約5毫米,內輪較外輪的花被裂片略寬而長,外輪花被裂片頂端略尖;雄蕊3,長1.5-1.8釐米,偏向花的一側,花絲着生在花被管上,花葯“丁”字形着生;花柱長2.8-3釐米,頂端3裂,柱頭略膨大。蒴果三稜狀球形。花期7-8月,果期8-10月。 [2]  [13] 

雄黃蘭產地生境

原產非洲南部,中國北方多為盆栽,南方則露地栽培。喜温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亦耐半陰和乾旱。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2]  [4] 

雄黃蘭繁殖方法

繁殖容易,常以分球和播種繁殖。分球在春季新芽萌發前進行,發達的走莖也可供分株。分球栽植,地栽株行距20釐米x20釐米,盆栽用15釐米盆,每盆栽3-5個球莖。栽植深度為球莖的2倍高,大球莖栽後當年可開花,小球莖第二年開花,一般3年分株一次。播種以9月秋播為宜,播種基質要嚴格消毒,覆土3-4毫米,發芽適温為20-25℃,播後21-30天發芽,播種苗需2-3年才能開花。 [4] 

雄黃蘭栽培技術

由於匍匐莖的伸長生長,植株的萌生力較強,栽植前土壤要充分翻耕,施足基肥,做成高畦。生長期根據土壤墒情決定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保持土壤濕潤。3月中下旬萌發,孕蕾前和花謝後各施肥一次,以使葉茂花繁,並形成充實的更新球莖。秋末地上部枯萎後,寒冷地區需將球莖掘起,球莖貯藏温度為2-5℃。 [4] 

雄黃蘭病蟲防治

主要有斑點病刺足根蟎危害。斑點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防治,刺足根蟎用40%三氯殺蟎乳油1000倍液噴殺。 [4] 

雄黃蘭主要價值

雄黃蘭觀賞價值

雄黃蘭具有觀賞價值,雄黃蘭的花有紅、橙、黃三種花色,抗酷暑,仲夏季節,花開不絕,觀賞價值極高。雄黃蘭還有園林用途,是佈置花境、花壇的好材料,也宜成片栽植於街道綠島、建築物前、草坪上、湖畔等,還可作切花之用。 [12] 

雄黃蘭藥用價值

雄黃蘭性温,味澀,有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貴州民間藥物》記載:“止痛,解毒。治全身筋骨疼痛,蠱毒及胸口痛,各種爛瘡。” [11] 
入藥部位:雄黃蘭的球莖。 [5] 
化學成分:球莖含三萜類皂甙(triterpenoid saponins):主要有雄黃蘭皂甙(crocosmioside)A-1,其組成的糖部分有D-葡萄糖(D-glucose),L-阿拉伯糖(L-arabinose),D-巖藻糖(D-fucose),L-鼠李糖(L-rhamnose),D-木糖(D-xylose)和D-芹糖(D-apiose)。還含黃酮類五糖甙(flavonoid pentaglycosides):主要有觀音蘭黃酮甙(montbretin)A和B,其組成的糖部分有D-葡萄糖,L-鼠李糖和D-木糖。另含有楊梅樹皮素(myricetin),苜蓿酸(medicagenic acid)和遠志酸(polygalacic acid)等。 [5] 
藥理作用:有抗腫瘤作用、強心作用。雄黃蘭組分Ⅰ急性毒性相當高,並有較強的溶血作用。 [5] 
藥性:味甘、辛,性平。 [5]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止痛。主治蠱毒,脘痛,筋骨痛,痄腮,瘡瘍,跌打傷腫,外傷出血。 [5] 
參考資料
  • 1.    雄黃蘭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Crocosmia crocosmiflora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07-16]
  • 3.    Crocosmia crocosmiiflora (Lemoine) N.E.Br.  .GBIF[引用日期2022-07-16]
  • 4.    王明啓,彭立新主編. 家庭養花全書[M]. 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502-503
  •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 中華本草 8[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260-261
  • 6.    付彥榮主編.野花圖鑑[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4:41
  • 7.    雄黃蘭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5]
  • 8.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 下 第2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03,第3265頁
  • 9.    周敏,劉基男,認識中國植物 西南分冊,廣東科技出版社,2018.06,第116/117頁
  • 10.    雄黃蘭  .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引用日期2023-03-25]
  • 11.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 下 第2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03,第3265頁
  • 12.    任全進主編,地被植物應用圖鑑,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3,第45頁
  • 13.    雄黃蘭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2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