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

鎖定
陽東區雅韶鎮中心小學位於廣東省陽東區雅韶鎮,興辦於1907年,屬縣級公立完全小學,是一所已有109年辦學歷史的現代化百年地方名校。
中文名
陽東區雅韶鎮中心小學 [1] 
外文名
yangdongquyashaozhenzhongxinxiaoxue
簡    稱
雅韶小學、雅韶中心小學
創辦時間
一九0八年(光緒三十四年)
地    址
雅韶鎮聖堂小學路 [1] 
主要獎項
縣教學質量優秀獎、縣成人教育先進單位獎、縣三個文明先進單位獎
知名校友
烈士譚作舟等,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大學校長譚光復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陽江市
類    別
公立小學 [1] 
類    型
綜合
屬    性
廣東省重點小學(1959年) [2] 
現任校長
關則定
學校屬地
陽東區 [1] 
修業期限
六年
校內遺蹟
譚氏宗祠 [2] 
郵政編碼
529943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辦學歷史

譚氏宗祠
譚氏宗祠(5張)
1905年,清政府“廢科舉,興學堂”。雅韶人以譚核真為首的革新派,衝破以譚簡卿為首的守舊派重重阻力,於1907年利用譚氏宗祠興辦了雅韶兩等小學堂(初小和高小兩個等級),並利用祖嘗300多石和雅韶圩的“圩規”(即税收)作為辦學經費,於1908年農曆正月十六開學。原在雅韶、鷗村13個書房讀書的譚氏學童,大部分都轉來雅韶兩等小學堂就讀,先開設甲乙丙丁4個小一班,譚核真為首任校長。
清朝乾隆年至光緒年間,村中畗甲一方的譚大昌和譚謂兩人,對村中的教育都非常重視,毎年都向雅韶譚氏祠堂贈送祠產,以土地為主,使祠堂祖嘗逐年增加,主要用於助學興教。此舉惠及譚氏子孫後代,譚氏族人的農家子弟,讀書都能得到譚氏宗祠祖常的幫助,貧困子弟可免費入校讀書,毎升到高一級學校就讀,還可得到助學金獎勵。
從1908年到2017年,雅韶兩等小學堂開辦至今已有109年悠久歷史,曾先後稱為雅韶高等小學堂、雅韶國民學校、雅八鄉中心小學、雅韶中心小學,其教師嚴謹治校之風,學生勤奮好學之風,鄉人熱心辦學之風,為世人稱譽,久負盛名。特別是解放以後,學校規模、教學質量不斷完善提高,並於1959年被定為廣東省重點小學,校長曾出席全國羣英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全國學校停課鬧革命,雅韶小學師生卻不為所動,挺住不停課,維持學校正常秩序,校園依然一片書聲琅琅。 [2]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辦學條件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地理位置

學校位於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雅韶鎮聖堂小學路。 [1]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辦學規模

校園佔地面積18146平方米,建築面積5688平方米。根據2015年網絡數據,有1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700多名。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師資力量

教職工64名,其中專任教師63名。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辦學成果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重視教學質量

雅韶中心小學市一級學校複評彙報會 雅韶中心小學市一級學校複評彙報會
文革前,雅韶小學教學質量名列前矛,學生升中率全縣數一數二,學校出現了“文榮數立”的教學最佳組合。雅韶羣眾交口稱讚的“文榮數立”,説的是學校六年級班教語文的譚宗榮以及教數學的譚志立。兩位老師都是全縣有名的教學尖子,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經驗豐富實用,聽過他們課的學生成績都會提高很快。雅韶小學成為省重點小學後,外校來聽課的教師絡繹不絕,兩位老師在課堂上魅力四射,“文榮數立”對全縣小學教學的影響力不小。當時,雅韶小學就象“教師培訓基地”一樣,在該校的任課教師,一旦調到其它學校馬上就成了骨幹,不少人還升了校長或教導主任。
現代的雅韶中心小學,全體師生堅持依法治教與以德治校相結合,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遵循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教育原則,不斷規範學校管理,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2]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校園活動

雅韶中心小學校園活動
雅韶中心小學校園活動(7張)
2012年3月17日至18日,70至96屆初中畢業校友舉行慶祝雅韶中心學校建校105週年校友聯誼活動。
2016年6月,珠海名師課堂第46站在雅韶鎮中心小學舉行。活動中,珠海對口幫扶指揮部辦公室向雅韶鎮中心小學贈送了教學資料和書籍。 [3] 
2017年3月29日,雅韶中心小學舉行班際跑操比賽,比賽分高、中、低三個學段進行。 [4]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學校榮譽

2001年至2013年先後學校27次被評為縣級先進單位、標兵學校等。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校園環境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校內設施

校內環境優雅,設有教學樓、辦公樓、“黃樓”、“辦公廳”、植物園等區域設施,學校東南面是幼兒園,2016年學校籌建鄉村學校少年宮器。 [5]  教師辦公室被通俗地稱為“辦公廳”;體操廣播及電腦語音樓因外牆歷來為黃色,被師生通俗稱為“黃樓”。
原“雅韶韶豐中學(已跟其它學校合併)”地址併入雅韶中心小學後,原“雅韶韶豐中學”教學樓成為雅韶中心小學的教學樓。
早期學校門口設於西北面;九幾年因學校門口朝向風水爭議,將正門口設在現譚氏宗祠門口。韶豐中學原址併入雅韶中心小學後,學校正門改設在東北面。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周邊設施

學校西面是沙塘村魚塘,東面是荔枝林。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學校領導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現任校長

學校領導
學校領導(6張)
校長關則定,譚凡星副校長 [6]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歷任校長

一九0八年(光緒三十四年)建校,至一九二三年前,先後任校長的為譚核真(第一任校長)、譚叔華、譚鳴菴、譚竹銘,譚瀚川、譚燄珊。
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三年,先後任校長的是譚成驤、譚樹、譚瀚川、譚啓愚。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九年,先後任校長的為:譚庚環、譚述光,譚錦雲。譚若民、譚鼐、卓宏康、譚國鍵諸先生。
解放後至一九八六年,先後任校長者為:譚國鍵、譚啓富、林進基、譚正禮、唐傑舉、陳仲文、譚天鐸,譚家麟、譚乃駒、林瑞和。
林舉用。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知名校友

雅韶小學已為社會培養了成千上萬的英才,有大革命時期的革命志士,如譚作舟、譚啓沃等,領導農民運動,為革命壯烈犧牲,光照千秋;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共產黨人、愛國戰士,如譚保芝、譚葆英、譚保業等,投筆從戒,揮戈禦侮,喋血疆場;在解放後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雅韶小學更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活躍在各條戰線的建設者,其中“生產”最多的是教師,幾百人的教師隊伍遍佈陽江各地中小學校,使“無譚不成校”的美譽更添光彩。 [2]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歷史名人

譚可則,著名清廉官員。
出身貧窮的譚可則“生而穎異,讀書過目不忘”,他在宗祠祖嘗的幫助下,從書房到縣學府,20歲就考取了秀才,58歲時被任命為甘肅省成縣知縣。 [2]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革命烈士

譚作舟,一九一一年畢業於雅韶中心小學。譚作舟於1925年在家鄉搞農民運動,創辦了雅韶農民協會,委任譚樹當會長、二區(大溝、新洲)農會主席。
譚啓旭,一九0九年畢業於雅韶中心小學,大革命時代,為黨、為人民流盡最後之一滴血,壯烈千秋,光照後人。
譚保芝,一九一四年畢業,在抗日戰爭中,投筆叢戎,揮戈禦侮,碟血疆場。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革命軍人

林世芬同志(一九三O年畢業)、譚葆英詞志(一九三三年畢業)、譚友德同志(一九三八年在我校補習)、程景再同志(一九四O年畢業)譚葆業同志(一九四一年畢業)等,在解放戰爭中,堅持鬥爭於陽東區。

陽東縣雅韶鎮中心小學教壇名人

譚光復,一九二八年之畢業生,博士,任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聖保羅華僑大學校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