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陽安都

鎖定
陽安都,古“都”(相當於縣)名,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置。位於建平水泉遺址, “陽安”兩字與燕國陽安布幣文字相同,陽安都當是陽安布的鑄造地。《地理志》已無此縣名,但《地理志》有“陽樂”縣,為遼西郡治所在地。“陽安”與“陽樂”如姊妹稱, 或是同時建置的兩個都邑,或“陽樂”系即“陽安”之名遷地改作,皆已無考。 [1] 
中文名
陽安都
設置年代
戰國時期

陽安都歷史概況

陽安都疑即是建平西南約18裏處的一處戰國城址,在戰國時約處於燕之右北平與遼西兩個鄰郡交界處之附近。《漢書·地理志》已無陽安縣,但遼西郡治陽樂縣,與陽安如姊妹稱,或是燕國同時建置的兩個都邑,陽安後廢;或是陽樂系即陽安之名遷地(今義縣之西)改作,唯皆無考。
戰國中後期,燕國勢力掌控朝陽地區之後,伴隨着農耕文明的迅速湧入,當地的城邑建設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考古工作者曾在遼寧地區陸續發現若干戰國陶銘,其中三種與朝陽有關。據介紹,它們分別為“酉城都王氏鈢”銘陶壺2件,八十年代初期出土於朝陽袁台子戰國墓葬;“陽安都王氏鈢”銘陶片1件,1978年於建平水泉遺址發掘出土,似是一件罐形器物的肩部殘片;“白庚都王氏鈢”銘陶壺1件,七十年代於喀左興隆莊二步尺寸小灣戰國遺址出土。
對此,有學者認為,銘文字體皆屬戰國文字,“都”字是春秋戰國時期城邑之單位名稱。至秦漢之後,行郡縣制,以郡轄縣,“都”的建置漸行廢止。 [2] 

陽安都歷史意義

“自秦開開五郡,《史記》僅記五郡之名,除‘自造陽襄平’一句外,未及其他都邑。至《漢書·地理志》五郡之下列縣甚多,當非突然湧現,應在戰國時期即有其基礎。”説明中原政權在朝陽地區實行郡縣制管轄模式之前,曾推行過某種與“都”有關的行政體制。而諸多包括“陽安都”在內被稱為“某某都”的燕國城邑的存在,為日後朝陽地區城邑的繁榮局面奠定了基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