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道綱

鎖定
陸道綱,“非能動核能安全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 [1]  、國家核安全與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核學會理事;華北電力大學核專業、核學科與核學院創始人、華北電力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原子能科學技術》編輯委員會委員;西安交通大學核反應堆工程學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反應堆物理碩士、日本東京大學核工程博士;曾任中國實驗快堆工程副總工程師。
中文名
陸道綱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東京大學
主要成就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特等獎
獲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創新獎 一等獎
主要成就
獲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2] 
2010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2年獲國防科學技術 三等獎 展開
主要成就
獲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2] 
2010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2年獲國防科學技術 三等獎
2002年被授予 “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收起
職    稱
教授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陸道綱人物經歷

陸道綱,“非能動核能安全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 [1]  、國家核安全與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核學會理事;華北電力大學核專業、核學科與核學院創始人、華北電力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原子能科學技術》編輯委員會委員;西安交通大學核反應堆工程學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反應堆物理碩士、日本東京大學核工程博士;曾任中國實驗快堆工程副總工程師。

陸道綱研究方向

①核反應堆系統與設備:新型核反應堆系統設計與設備研製、核反應堆系統仿真與安全分析;
②核反應堆熱工水力學:核反應堆複雜流動與傳熱過程的實驗研究與數值模擬;
③核反應堆結構力學: 核反應堆結構與設備的流固耦合、流致振動等非線性問題的研究及抗震設計。

陸道綱科研項目

①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國家973計劃課題“超臨界水堆關鍵材料輻照條件下微結構及力學性能的基礎研究”;
②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核電廠關鍵設備設計分析技術研究”;
③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先進核反應堆平行板燃料組件流固耦合研究”;
④作為課題副組長,參與國家863計劃課題“基於磁性温度感知合金的核電站極端環境下智能保護技術研究”。

陸道綱科研成就

參與完成“某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特等獎;
主持完成“大型先進壓水堆非能動冷卻水箱關鍵傳熱模型及其應用”,獲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創新獎 一等獎;
主持完成“事故工況下乏燃料貯存水池冷卻技術研究及應用”,獲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參與秦山核電廠(Ⅰ期)吊籃下部防斷支承組件損傷事件原因分析,主持完成的“秦山核電廠Ⅰ期吊籃下部防斷支承組件流致振動分析”成果取得2002年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
在擔任國家863計劃最大工程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副總工程師期間,主持實驗快堆熱工水力分析和結構完整性分析取得重大工程進展,2002年被授予 “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引領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本科教學與人才培養及核反堆工程教學團隊建設,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華北電力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
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及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