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渾縣

鎖定
陸渾縣,古縣名。畿。東北至府(今洛陽)一百三十里。本春秋陸渾戎地。漢置縣,治今河南省嵩縣東北。屬弘農郡。魏、晉屬河南郡。東魏改置北陸渾縣,又在故城南置南陸渾縣。隋開皇初並省北陸渾縣,改南陸渾縣為伏流縣,大業初複名陸渾縣。屬河南郡。唐屬河南府。五代併入伊陽縣 [1] 
中文名
陸渾縣
所屬地區
河南省嵩縣東北
政府駐地
田湖鎮古城村

陸渾縣建制沿革

陸渾戎所居,春秋時,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至漢為陸渾縣,屬弘農郡,後屬河南尹,後魏改為伏流縣,移陸渾縣於今理”。西漢惠帝四年(前191),漢朝政府在伊河流域設置陸渾縣,治所在今嵩縣田湖鎮古城村,屬河南郡。西漢元鼎四年(前113),改屬弘農郡。古城村位於伊河與鳳陽河交匯處,前臨伊河水,背靠馬虎山,乾隆嵩縣誌有“陸渾故城今古城村,縣東北四十里”的記載。將近400年的陸渾縣城,店鋪林立,商賈雲集,人口眾多。
西晉泰始七年(271),持續的特大暴雨,使伊河與鳳陽河洪水氾濫成災,將繁榮的城池淹掉一半,縣城被迫遷至城南30餘里的今陸渾村,改名為伏流縣。東魏年間(535~556),置北陸渾縣,治所在古城村,同時置南陸渾縣,治所在今陸渾村。隋朝開皇三年(583)十二月,隋文帝下令對地方行政機構進行整頓,撤銷郡一級行政機構,直接由州管理縣,把存在600餘年的州、郡、縣三級制變為州、縣兩級制,簡化了重疊的機構,加強了中央集權。按照改革指令,在今庫區鄉橋北村置伊州,將嵩縣域內的北陸渾縣(今田湖鎮古城村)併入南陸渾縣(今田湖鎮陸渾村),隸屬伊州。宋建隆年間(960~963),廢陸渾縣。

陸渾縣著名人物

陸渾縣斷斷續續存在近千年,鑄造了嵩縣歷史上的輝煌。強項令董宣、文學家尹知章等曾在陸渾縣任縣令;著名文學家、詩人杜甫、李白、宋之問、岑參在陸渾留下了著名的篇章;著名宰相房倌、廉吏元德秀都與陸渾縣結下了不解之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