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小華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鎖定
陸小華,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館長、信息中心主任 [1] 
中文名
陸小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中國
性    別
職    稱
教授

陸小華教育工作經歷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南京工業大學(前身南京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學士
1984年9月至1988年9月,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師從時鈞院士),博士
1982年8月至1993年2月,擔任南京工業大學(前身南京化工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1989年起)
1993年3月至今,擔任南京工業大學教授(1993年起),博士生導師(1995年起)
1990年11月至1992年9月,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 Germany(德國凱撒斯勞滕大學)德國洪堡基金會洪堡學者(AvH Fellow)
1996年1月至1996年12月,擔任美國AspenTech公司訪問教授
2001年7月至2001年9月,擔任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 Germany(德國凱撒斯勞滕大學)德國洪堡基金會研究員
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擔任Dortmund Technical University, Germany(德國多特蒙德工業大學)德國洪堡基金會研究員
2016年6月至2016年8月,擔任Lule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weden(瑞典呂勒奧工業大學)訪問教授 [3] 

陸小華人物經歷

2002年“國際流體與界面學術會議”國際學術委員會成員,中方組委會主席。2007、2010年“國際流體相平衡會議”組委會成員Ind.Eng.Chem.Res.、Chem.Eng.Sci.等十多個國內外知名刊物審稿人。化工學報、過程工程學報編委、南京工業大學學報常務副主編。現任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學位委員會、江蘇省“333工程”評審委員。兼任江蘇省第九、十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2] 

陸小華擔任職務

中國化工學會化工大數據與智能設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4] 

陸小華研究方向

1、超臨界離子水溶液和納米材料的分子模擬。
2、鈦基晶須及納米結構材料的合成及表徵。
3、氧化鈦晶須光催化技術及其集成。
4、鈦基晶須增強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其應用。
5、電解質溶液相平衡及過程模擬。
從事化工熱力學及分子和界面化學工程的應用基礎研究。

陸小華主要貢獻

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德國洪堡研究基金和國家863項目等十多項國內外課題,多次作為訪問教授赴德國和美國進行合作研究,並赴美、英、德、意、日等國參加國際會議交流,共發表論文一百八十餘篇,獲專利授權4項。培養的研究生中已有15名獲得博士學位、30名獲得碩士學位。

陸小華獲獎記錄

作為第一完成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先後三次作為第一完成者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先後獲化工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教委“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和研究基金;化工部“跨世紀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事部和教育部“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和全國模範教師”;“江蘇省師德模範”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