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城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下轄街道)

鎖定
陸城街道隸屬於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是宜都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三國名將陸遜在此築城抗蜀而得名,是清末著名學者、“日本現代書道之祖”楊守敬的故居。地處長江中下游與清江交匯處,素有“三峽門城”和“楚蜀咽喉”之稱。是鄂西南地區主要門户和輻射川東鄂西的重要商品集散地。辦事處駐陸城,人口89935人,面積59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東風、勝利、清江、頭筆、紅春、中筆、解放、八字橋、亮家堖、太寶湖、驛馬衝、車家店、尾筆、十里鋪、解放、三江、寶塔灣、龍窩。國土面積58.9平方公里,山林面積72公頃,耕地面積1314.6公頃。全處轄9個村、8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91553人,其中農業人口38413人。陸城距宜昌市中心、三峽機場、三峽工程大壩僅30公里、25公里、50公里,距焦枝鐵路枝城站僅15公里,市內有長江四大煤炭中轉港及九大水路聯運港之一的枝城港,318國道貼境而過。完善“五個基本”建強基層黨組織,創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開展羣眾性文化活動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創建“全國和諧示範街道”。 先後獲得“全國衞生城市”、 “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鄉鎮”、“省級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等稱號。
中文名稱
陸城街道
別    名
三峽門城
行政區類別
街道辦事處
所屬地區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
下轄地區
東風社區、勝利社區、三江村等
政府駐地
名都社區
電話區號
0717
郵政區碼
443000
地理位置
北緯N30°23′16.22″ 東經E111°26′58.39″
面    積
58.9平方公里
人    口
9萬餘人
方    言
西南官話-成渝片-宜昌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清江公園、文峯公園
機    場
宜昌三峽國際機場
火車站
宜昌東站、枝城站
車牌代碼
鄂E
行政編碼
420581
客運站
宜都客運中心
高速公路
嶽宜高速S88、呼北高速G59
一級公路
宜華一級公路S254、陸漁一級公路

陸城城市簡介

宜都市陸城街道位於長江與清江的交匯處,陸城是宜都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三國名將陸遜在此築城
兩江交匯 兩江交匯
抗蜀而得名,是清末著名學者、“日本現代書道之祖”楊守敬的故居。地處長江中下游與清江交匯處,素有“三峽門城”和“楚蜀咽喉”之稱,是鄂西南地區主要門户和輻射川東鄂西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土地面積58.9平方公里,山林面積72公頃,耕地面積1314.6公頃。全處轄9個村、8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9097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2741人。2006年全處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3.2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2.5億元;區域性財政收入1.2億元,其中本級財政收入4228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6.2億元,農民人平純收入4669元。
陸城距宜昌市中心、三峽機場、三峽工程大壩僅30公里、25公里、50公里,距焦枝鐵路枝城站僅15公里,市內有長江四大煤炭中轉港及九大水路聯運港之一的枝城港,318國道貼境而過。先後獲得“全國衞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等稱號。
辦事處現有中小學校11所,其中初中3所、小學8所,在職教職工464人,校園佔地面積120785平方米,在校學生8697人;有衞生院(所、室)17個,醫務人員59人,鄉村醫生37人,病牀位20張,村級標準化衞生室覆蓋面達到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達到98.6%。

陸城地名由來

陸城位於宜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三國時吳軍都督陸遜在此築城拒蜀,故名陸城。在陸城尋蹤,有當年吳軍掘井取水的四十八井、練兵的陸遜洲。公元222年,陸遜在此指揮了著名的“夷陵之戰”,火燒蜀軍連營,以少勝多,使劉備敗退白帝城。

陸城自然地理

一、自然環境
濱江晚景 濱江晚景
1、地貌
陸城總地勢為北低南高,地貌以平原為主,南有少量丘陵。陸城轄區地勢平坦,屬沿江沖積平原,平均海撥60米;南北寬4.5公里,東西長13公里,版圖面積58.7平方公里。
2、氣候
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冬幹夏濕。四季分明,3月至5月為春季,6月至8月為夏季,9月至11月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年平均氣温16.7℃,極端最高氣温40.8℃(出現在1966年8月6日至7日),極端最低氣温-13.8℃(出現在1977年元月30日)。年平均降雨量1233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73天。
3、水系
水系主要是長江陸城段和清江陸城段,河流水面1082.61公頃,灘地41.95公頃。
湖泊分兩種類型,一為河源壅塞湖,太保湖即是,二為人工垸內湖,楊家河、鄧家湖、廖家湖即是。湖泊分佈在長江沿岸,全市十大源泊,陸城有四個,佔全市湖泊的40%。
太保湖:地處太保湖村,圍垸湖泊面積250畝,今40畝,湖底海撥高程46.5米,可容水12.6萬立方米,今湖周圍有3個壋,11個養魚池,湖水順1500米的渠道入豐勝閘排入長江。
楊家湖:地跨寶塔灣村和龍窩村。1965年圍垸之前,為一片低窪沼澤地,夏水冬陸,圍垸之後,湖面縮小而不固定,面積約90畝,湖底海撥高程46.3米,可容水6萬產方米,湖水經一條長600米的人工渠道經楊家湖閘排入長江。
鄧家湖:地處太保湖村,湖底海撥高程44.5米,面積約150畝,可容水15萬立方米。今湖面僅50餘畝,湖水經東風閘排入長江。
廖家湖:地處亮家堖村一帶,清咸豐十年(1860)五月,大水衝破垸堤而成。面積90畝,湖底海撥高程44.3米,湖水經東風閘排入長江。
二、自然資源
根據2000年度全處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結果,58.7平方公里的土地總面積中,各類土地構成如下:
1、耕地:1658.72公頃,其中灌溉水田1281.64公頃,旱地235.87公頃,菜地141.21公頃。  2、園地:825.25公頃,其中果園798.73公頃,茶園25.5公頃,其它園地1.02公頃。  3、林地:268.45公頃,其中有林地259.69公頃,灌木林1.89公頃,疏林地1.82公頃,未造成林地4.76公頃,跡地0.04公頃,苗圃0.25公頃。
4、城鎮、村莊、工礦用地1061.09公頃,其中城市536.55公頃,村莊370.87公頃,獨立工礦用地153.04公頃,特殊用地0.63公頃。
5、交通用地:97.43公頃,其中公路32.89公頃,農村道路58.23公頃,港口碼頭6.31公頃。
6、水域:1533.45公頃,其中河流水面1082.61公頃,湖泊水面1206公頃,水庫水面6.34公頃,坑塘水面282.53公頃,葦地0.34公頃,灘地41.95公頃,溝渠71.09公頃,水工建築物36.53公頃。
7、未利用土地:425.84公頃,其中荒草地46.64公頃,沼澤地0.24公頃,裸土地1.45公頃,田坎377.51公頃。
三、自然災害
1979年至2000年期間,陸城發生嚴重的水這類、旱災及冰雹風災共計有6次。
1、水災
長江潰口:1979年7月,由於連降暴雨,陸城鎮龍窩9+400段處長108米潰口,此災造成淹田1000畝,其中耕地800畝,人口600餘人,動用土方11051立方米,石方21411立方米,投工36354個,木材10立方米,炸藥10噸,帶來損失10萬餘元。
清江滑坡:1989年11月13日,由於特大洪水的浸襲,加上常年迎流頂衝,陸城街道辦事處三江村危家壩處持續滑坡,出現特大滑坡險情,滑坡長度100米,垂直下滑高度15米,下滑土方32200餘方,此次捉拿失共計9萬餘元。
楊家湖潰口:1991年6月,因陡降暴雨,楊家湖山洪溝發生重大崩岸險情,出口與長江交匯處潰口。共動用各村勞力4500餘人(清聖庵村、太保湖村、驛馬衝村、亮家堖村、黃家河村、龍窩村、寶塔灣七村),調用船隻百餘艘次,石方25000餘方,進行拋石鎮腳,對水毀工程進行復修,共耗用資金12萬元。
佑聖觀崩岸:1998年9月4日中午,由於連漲大水,當清江水位退至48.84米時,該段河岸佑聖觀處產生長300米的縱向裂縫,崩座河牀高程39.94米,崩岸寬7米,吊坎19米,崩座土方3000立方米,直接威脅着1家企業、8户居民71人和1800平方米的房屋安全,經市委辦公會研究決定:於1999年4月13日開工整治,重點整治100米,動用石土方11961.26立方米,投資41.28萬元,對該險段進行了全面整治,7月30日完工。
2、旱災
1991年7月1日至9月2日,我市出現特大幹旱,乾旱歷時60余天,全處70%農田面積欠收、減收,30%面積絕收。直接經濟損失910萬元。
3、冰雹、風災
1995年6月10日,陸城地區發生特大冰雹、風暴災害,風力達10級以上。倒塌房屋11間,毀壞農田600多畝,直接經濟損失660萬元。

陸城歷史沿革

一、古城演變
陸城歷史悠久,自西漢置夷道縣以來,除清順治四年(1647)至康熙元年(1662)縣治在長江北岸的白洋外,陸城鎮一直為縣治所在地。西漢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始置縣制,名夷道縣,治今陸城,隸南郡。東漢建安年(210年)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宜都含“人傑地靈,宜於建都”之意,“宜都”之名始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吳國大將陸遜攻佔宜都郡。蜀漢章武二年(222年),蜀大軍攻吳,吳偏將軍右都督陸遜領兵抗蜀,於此築土城,展開了歷史上著名的“彝陵大戰”,火燒連營七百里,吳軍大敗蜀軍於猇亭,劉備逃奔白帝城。彝陵大戰後,陸遜名振三國,人們把宜都郡的“夷道戰”改為“陸遜城”,年長日久,人們又把“陸遜城”叫“陸城”了。明朝的錢塘名士彭穎來宜都一遊,曾留《陸遜城》的詩一首,可以為證。詩云:“天意亡劉不可爭/故叫孺子獲功名/大星未隕原頭夜/安得而今喚陸城”。
明成化六年(1470)在舊址重築土城,周長六百五十丈,高一丈二尺,設五門,東門名為朝天,南為迎薰,西為太平,北為臨川,東北為合江。明萬曆四年(1576)改土城為磚石城牆,周長五百餘丈,高二太丈,仍立五門,設樓櫓十二座。明崇禎十六年(1643)農民起義軍張君用部攻城時,城門被毀,佔據縣城於城外挖掘護城河一條。清康熙年(1662)修復城門,十三年(1674)滇軍佔據縣城時城門又被毀,並將護城河疏通為寬數丈、深萬丈的壕溝。康熙三十六年(1697)和嘉慶十九年(1814)分別增修和重修城門。到同治四年護城河已漸淤塞。民國26年因街道狹窄,城區不斷擴大,城牆漸廢,縣城駐軍和民眾將西門至南門城牆拆除,用城牆之磚石,建成中山路,抗日戰爭勝利後,又以江邊至南門建設一條街道,名為“勝利路”。到1949年全鎮有東正街、西正街、南正街、善堂街、勝利路等街道和30餘條巷子。1959年將狹窄的以石板鋪面的東正街、西正街,擴建為18米寬的街道。1979年2000年城區先後新建了城鄉路、長江大道、清江大道、城河大道、園林大道、五宜大道、濱江路七條主幹道和七條次幹道,修建了陸遜廣場、人民廣場、文峯公園、濱江公園、龍山公園,1982年城區面積為1.93平方公里,至二OOO年達到6.75平方公里,城區面積增大三倍多。
二、區劃變更
清同治四年(1865),在全縣境內的十四鋪中,陸城是縣總鋪,轄城內一保,城外一保二甲,民國19年(1930)全縣分為四區,陸城為一區署所在地。
1949年7月,全縣解放,1950年建立街政權,設立城關區人民政府,辦公地點在清江路的陸城一小校門旁邊(原福星中學後門旁),陸城共七個街。1953年,根據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區(鎮)、鄉的命令,全縣劃分為9區和城關鎮,城關區更名為城關鎮人民政府,辦公地點設在橋河豆作社對面,時城關鎮轄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第四街。1955年三江村劃歸城關鎮管轄,1958年三江大隊改為三江人民公社,下設4個大隊。1966年由三個街分成五個居委會,1975年五個居委會合併為三個居委會。1981年6月,經宜昌地區行政公署批准,將城關鎮更名為陸城鎮,辦公地點遷至西正街東段的聚春酒樓與楠木嶺之間(勝利路),時陸城鎮轄清江居委會、東風居委會、勝利居委會和解放生產大隊、三江生產大隊。1985年11月16日,經宜昌地區行政公署批准,對鄉鎮範圍進行了調整,陸城鎮轄村民委員會六個,即:三江村、解放村、豐家店村、中筆村、尾筆村、全家店村及三個居民委員會。1987年9月,全縣撤區並鄉時,原姚店區的花廟鄉、十里鋪鄉共16個村劃歸陸城管轄,時陸城鎮人民政府轄22個村,3個居委會,農村片設三個管理區,城郊管理區含三江、解放、全家店、豐家店、中筆、尾筆六村,十里鋪管理區含龔家畈、十里鋪、仙帝廟、許家店、腰店子、寶塔灣村六村,花廟管理區含車家店、大路灣、花廟堤、清聖庵、驛馬衝、太保湖、黃家河、亮家堖、黃泥堰、龍窩十村。此時,機關遷至清江大道38號(解放村劉家台子)。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宜都縣撤銷,成立枝城市,陸城鎮改製為陸城街道辦事處,1999年1月枝城市更名為宜都市,陸城仍保留街道辦事處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