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泥叫叫

(傳統的民間工藝品,主要用於兒童玩具和民間祭祀)

鎖定
“泥叫叫”又名“娃娃哨”,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主要用於兒童玩具和民間祭祀兩種用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泥叫叫作為可以吹的哨子,它五顏六色,外表塗上油後,又黑又亮又好看,適宜兒童玩耍。泥叫叫有很多種,如:鳥哨、魚哨、豬哨等。
中文名
泥叫叫
別    名
娃娃哨
性    質
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
用    途
民間祭祀,兒童玩具

泥叫叫歷史沿革

泥叫叫起源

據鎮江民間藝術研究人員張國金所著的《古邑春秋》中記述,鎮江華山太平“泥叫叫”,相傳源於公元420年-589年的南朝。 [1] 
另傳,在清末的時候,魚化寨有個東圍牆村,村裏有一個“娘娘廟”,裏面住着兩位從外地流落至此的老漢,以做泥叫叫為生。因其樂善好施,村上小孩都有泥叫叫玩耍吹唱。兩個老漢的舉動啓發了魚化寨人的靈性,後來村民們相繼投入泥叫叫的生產,因此,東圍牆村後來被譽為“泥叫叫村”。
還有一種説法傳説,白鹿原泥叫叫最早起源於清末民初。那時從户縣來了個討飯的,人稱“户縣張”,住在魚東村的一座廟裏,會做娃娃哨。剛好魚化寨一帶有適合製作娃娃哨的黑土,“户縣張”便以製作娃娃哨為生。村民跟着學,在魚化寨漸成氣候,一代代流傳下來。解放初還曾被當作中國民俗工藝品的代表漂洋過海到瑞士展覽。

泥叫叫現狀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在過去,每逢農閒時節,村子裏家家户户取土做泥叫叫,送到古城西安城隍廟、八仙庵等地,由挑擔小販穿街走巷叫賣,十分暢銷。泥叫叫亦成為當時孩童們心中不可多得的玩具。泥叫叫從清末經歷了起起伏伏。如今,魚化寨當地的村民早已經不再製作泥叫叫,甚至一些年輕人已經不知道泥叫叫為何物。
鎮江的非遺傳承人周寶康對流傳千年的華山太平“泥叫叫”,進行了很好的傳承和保護,如今在鎮江已經成為一種有地方特色和旅遊特色的旅遊紀念品。事實上,經其親手打磨的太平“泥叫叫”,一隻能賣到60元。 [1] 
周寶康已將自家的房子改造成民藝館,讓鎮江市民和遊客免費參觀,使得這一瀕臨滅絕的鎮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新煥發青春和光芒。 [1] 

泥叫叫製作工藝

一個“泥叫叫”,從創作形象、選土、粉土和泥、制模、泥塑、晾曬、發音、烘烤(燒製)、彩繪、罩油等十多道工序、歷時三天左右才能完成。 [2] 
其工具全部來源於生活的實用器物。它的表現形式有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瓜果蔬菜。”周寶康説,太平“泥叫叫”最具特點的是出現複合、共用形的造型;同時,華山太平“泥叫叫”有其獨特的裝飾方法,即採取先壓印後着色的技法。 [1] 

泥叫叫傳承

全西安現僅存兩位泥叫叫手藝的傳承人,一位是生活在白鹿原狄寨街道辦的徐文嶽老人,另一位就是魚化寨的楊雲峯,他們二位都已年過古稀。早在2007、2008年,徐氏“泥叫叫”製作工藝,分別被列入陝西省和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周寶康,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與鎮江新區華山村的太平“泥叫叫”民間工藝品,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先後拜當地知名“泥叫叫”藝人李國英、冷長順為師,潛心學藝。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