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莉莉

(河南師範大學副教授)

鎖定
陳莉莉,女,漢族,1981年12月生,河南省滎陽市人,博士,副教授河南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
中文名
陳莉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81年12月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河南省滎陽市
學    位
博士
職    稱
副教授
職    務
中國現代史學會、中國近現代史料學學會會員
性    別
[2] 

陳莉莉個人簡介

陳莉莉,女,漢族,1981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河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青年骨幹教師,第一屆新鄉市優秀青年社科專家。長期在高校從事中共黨史、當代中國政治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和理論文章4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項,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項,廳級項目10餘項。成果先後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河南省發展研究獎二等獎、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河南省社科聯優秀調研課題一等獎、新鄉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一等獎等,所授課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獲評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相應課程“精彩一課”及河南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 [2] 

陳莉莉人物經歷

200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9-2003年就讀於河南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2003-2006年就讀於西北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2006-2009年就讀於中共中央黨校,獲法學博士學位。
中國現代史學會、中國近現代史料學學會會員。

陳莉莉主講課程

主要承擔課程有中國社會政治分析(本科)、政治學原理(本科)、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生)等。

陳莉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陳莉莉主要貢獻

近年來在《教學與研究》、《理論學刊》、《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讀書》、《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北京黨史》、《光明日報》(理論版)、《黨史研究與教學》、《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  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理論文章40餘篇 [2]  ,主持廳級以上課題10餘項 [2]  ,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4項。 [1] 

陳莉莉科研項目

1.主持“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治儀式建構及其歷史經驗研究”(22BDJ043),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在研。
2.主持“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政治儀式研究”(19YJC710008),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結項。
3.主持“延安時期中共紀念儀式與政治認同研究”(2021GGJS039),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項目,在研。
4.主持“河南紅色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優化路徑研究”,(2016BDJ003),2016年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結項。
5.主持“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河南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2012CKS005),2012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結項。
6.主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羣體針對性研究——以河南省大學生羣體為考察對象”(2010-ZX-095),2010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結項。
7.主持“紅色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SKL-2010-12),2010年度河南省社科聯、經團聯調研課題,結項,獲評優秀調研課題一等獎。
8.主持“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新型農村社區的文化跟進問題研究”(2014-GH-468),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結項。
9.主持“焦裕祿精神與河南文化軟實力的提升”(2014-MGH-024),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項目,結項。
10.主持“焦裕祿精神集體記憶研究”(2016-GH-001),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結項。
11.主持“新鄉先進羣體精神傳承與弘揚研究”(2017XSK002),2017年度新鄉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結項。
12.主持“紅旗渠精神集體記憶及其代際傳承研究”(2018-ZZJH-247),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結項。
13.主持“節日文化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研究”(SKL-2022-1031),2022年度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結項。
14.主持“新時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記憶的儀式建構研究”(SKL-2023-098),2023年度新鄉市社科聯調研課題,結項。 [2] 

陳莉莉發表著作

1.《龔育之與中共黨史研究》(24萬字,獨著),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
2.《淺析龔與之黨史研究的風格》,《北京黨史》2010年第3期(獨著);
3.《現代信息手段推動主流文化認同研究》,《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第5期(獨著);
4.《龔育之黨史研究的理念探析》,《黨史研究與教學》(CSSCI)2010年第6期(獨著);
5.《利用紅色文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價值探析》,《理論建設》2011年第4期(獨著);
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認同》,《光明日報》(理論版)(國家一級報刊)(第二作者)2011.6.24;
7.《改革開放以來黨代會關於文化建設的發展創新》,《北京黨史》2012年第3期(獨著);
8.《地方高校大學生羣體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基本路徑探析》,《毛澤東思想研究》(核心)2012(4)(獨著);
9.《龔育之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理論視野》(CSSCI)2012年第7期(獨著);
10.《以紅色文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基本路徑探析》,《河南社會科學》(C、核),2012(9)(獨著);
11.《龔育之的學術人生》,《北京黨史》2014年第3期(獨著);
12.《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新型城鎮化的文化跟進》,《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獨著);
13.《讀毛選與編毛著——記黨史大家龔育之對毛澤東著作的編輯與研究》,《黨史文苑》2014(22)(獨著);
14.《龔育之與鄧小平理論研究》,《傳承》2015年第1期(獨著);
15.《紅旗渠紅色文化資源研究述評》,《安陽工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第一);
16.《焦裕祿精神與河南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第一);
17.《紅色文化品牌打造的價值與路徑》,《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5年第5期(第一);
18.《當代中國知識精英進入主流文化認同的邏輯進路》,《行政科學論壇》2015(5)(第一);
19.《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的集體記憶研究》,《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CSSCI、核心),2015(11)(獨著),獲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領導幹部做羣眾的貼心人研究》,《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獨著);
21.《焦裕祿精神集體記憶的建構歷程》《長白學刊》(核心)2016年第3期(核心)(第一);
22.《紅色文化的當代話語轉換研究》,《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7年第2期(獨著);
23.《新鄉先進羣體精神傳承與弘揚的價值與路徑》,《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7)(第一);
24.《抗日戰爭集體記憶及其建構歷程——以<人民日報>“逢十”週年紀念相關報道為考察視角》,《長白學刊》(核心)2019年第3期(獨著);
25.《全面抗戰初期中國共產黨對青年的宣傳動員研究——以<新中華報>副刊<青年呼聲>為考察中心》,《廣西社會科學》(CSSCI擴展版)2020年第3期(第一);
26.《紅旗渠精神集體記憶的建構歷程——以<人民日報>(1965-2019)的報道為中心》,《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1期(第一);
27.《紅旗渠精神集體記憶代際傳承的路徑探析》,《安陽工學院學報》2021年第3期(第一);
28.《新中國成立以來“五四”紀念話語之嬗變——以<人民日報>為中心的考察》,《青年探索》(CSSCI擴展版)2021年第3期(第一);
29.《儀式與政治: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的“七七”紀念大會研究》,《延安大學學報》2021(4)(獨著);
30.《政治生日:共產黨員政治儀式的新內涵及其價值探析》,《黨政幹部論壇》2021年第11期(獨著);
31.《基於教學相長原則的青年導師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探究——以地方高校文科研究生培養為例》,《高教論壇》2022年第6期(第一);
32.《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宣傳研究——以《新中華報》社論為中心的考察》,《傳媒論壇》2022年第5期(第二);
33.《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新鄉日報》2022年8月1日第2版,學習強國全文轉載(獨著);
34.《節日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課教學價值探析》,《中學政治教學參考》(核心)2022年第31期(第一);
35.《如何理解紅旗渠精神與延安精神一脈相承?》《當代陝西》2022年第24期(第一);
36.《教科書漫畫類插圖用於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研究》,《中學政治教學參考》(核心)2024年第3期(第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