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綸

(原蕉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鎖定
陳綸(1907—1970),原名綸宏,廣東蕉嶺縣新鋪鎮福嶺村人,畢業於上海大廈大學,曾任國民黨第七戰區挺進第一縱隊上校政治部主任、一五九師師政治部上校主任、梅縣學藝中學校長、蕉嶺縣第一中學、蕉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等職。 [1] 
中文名
陳綸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東蕉嶺縣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70年
畢業院校
大夏大學
人物經歷
陳綸,少年時在本村“新文學堂”讀書, 後考入省立梅州中學。民國12年(1923)轉入梅縣學藝中學讀高中,民國14年考進上海大廈大學文學院學習。陳綸好讀經史,長於詩詞歌陚、書法、治印。
民國18年(1929),大學畢業後,受聘於中央購料委員會任文牘科長。後來辭職回家鄉辦教育。民國20年秋,被推薦為蕉嶺中學校長。上任後,他提倡民眾教育,建立新 教學秩序,採用新教學內容,並親自教授國文。他教學認真,循循善誘,受到學生的愛 戴。
民國26年(1937) “七·七”事變後,他毅然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民國30年 春,在六十二軍黃濤部任軍政治部上校秘書。是年秋,任國民黨第七戰區挺進第一縱隊上校政治部主任,隨軍防守豐順、大埔一線。民國33年春任一五九師師政治部上校主任, 轉戰於廣州、西江及廣西桂、柳戰場,參加廣西崑崙關之役。
民國35年(1946),國共合作破裂,內戰全面爆發。陳綸反對內戰,棄官回到梅縣學藝中學任校長並擔任梅縣教師聯合會主席。居梅期間,他盡力掩護共產黨人及進步人士開展革命工作,鼓勵青年參加革命。他和夫人曾東玉教育和鼓勵尚未成年的兩個兒子 和兩個侄子走上革命道路。
19指年9月— 1952年7月,陳綸先後任蕉嶺縣第一中學副校長、校長。
1956年,陳綸被選為蕉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他以身作則,帶領羣眾築河堤、修水 庫、翻山越嶺到各鄉體察民情。
1958年,陳綸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和“歷史反革命分子”。1970年在家病逝。1979 年,縣委和縣人民政府對這一錯案給予徹底平反昭雪。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