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海明

(廈門理工學院教授、鷺江學者、博士)

鎖定
廈門理工學院全球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鷺江學者
中文名
陳海明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籍    貫
江西瑞金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主要學術成就
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三等獎(漢譯英)

目錄

陳海明人物評價

陳海明,江西瑞金人,教授,鷺江學者,國際法學博士(廈門大學與世界名校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聯合培養),擔任全球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大學英語研究中心主任。被福建省翻譯協會遴選為首批“國家中譯英高層次翻譯專家”報送給中國翻譯協會。中學就讀於瑞金第一中學,高中三年成績位居贛南前茅。曾先後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廈門大學哲學系、英文系、法律系學習,美國Calvi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Washington University等高校訪問研究學者,曾赴University of Notre Dame,Harvard University,MIT等高校短期訪學。研究旨趣涉及國際法學、哲學、語言學、邏輯學、倫理學等領域。開設課程包括《英語寫作》《大學英語》《法律英語》《國際法導論(雙語)》《世界貿易組織法概論(雙語)》《國際商法(雙語)》《美國社會與文化(雙語)》《國際化課程學習技能(雙語)》等課程。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1項(2019年度福建省唯一獲批立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2項(已結項),主持完成包括廈理工高層次人才項目、“科研攀登”計劃項目在內的校級課題多項,參與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在內的各級別課題若干項。在國內外發表中英文論文四十多篇(除若干篇為第一作者外,其餘皆是獨立作者),一半以上發表在學校T1權威刊物。國際軟法領域論文被引量位居全國前列,在國際法、哲學、語言學等領域發表多篇高引用論文。此外,還發表網絡詩歌數十篇。海外多家國際語言、文學、文化學術期刊曾經邀請陳海明教授擔任期刊編委、執行主編或審稿專家,因時間原因遭其婉謝。
儘管陳海明教授幾乎從不參加任何學術活動,不加入任何學會,但發表的文章產生了重要學術影響力。文章發表後被多位長江學者、多位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或清華大學、上海交大、武漢大學、上海社科院等一流院校專家學者引用。其中多篇文章被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何志鵬教授引用。此外,德國科隆大學知名教授Björn Ahl在牛津大學出版的The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CJCL)期刊發表的“Chinese Positions on Global Constitutionalism,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Mankind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Law”一文對中國一流法學家的觀點進行了系統介紹,包括王鐵崖、李浩培、陳安這些蜚聲海內外的老一輩國際法大師,法理學著名學者張文顯教授,以及何志鵬、蔡從燕教授這些國內外知名的一流國際法學者。Björn Ahl教授在該文詳細介紹了陳海明教授多篇論文觀點,引用高達6次以上。陳海明在國際法領域發表的文章獲得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外交學院、吉林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國際法研究重鎮的博士生羣體大量引用。文章系統論述了當代國際法的演進邏輯,在國際法憲政、國際強行法、對一切義務法律原則、國際法的主權問題等學術前沿問題的研究上提出了原創性見解。
他在中國頂級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國家一級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學術譯著、專著多部。譯著《人性與價值》於2015年在商務印書館出版以來成為暢銷書,已多次再版。桑塔亞那自傳《人物與地點——我生命的背景》即將於商務印書館出版;“Introduction to Chinese Aesthetics” 譯著即將在國際頂級學術出版社新加坡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出版。陳海明教授在China Daily理論版(OP-ED)發表了系列英文論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和全球治理中的諸多重要問題從學術角度進行嚴謹而有深度地論述。據不完全統計,文章發表後被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新西蘭、新加坡、意大利、德國等國在內的數十家國際英文媒體(其中包括美國外交事務官網、新西蘭外交事務官網、新加坡海峽時報等)及國內中國網、人民日報、新華社、求是、環球時報、習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時代中國外交專題網站等英文官網全文轉載,每篇文章閲讀量過億,維護了國家利益和國際社會利益,極大提升了我校國際知名度。“Creating GM babies against medical ethics” 和 “Approach vaccination passports with caution”兩篇文章尤其產生重要國際影響力。這兩篇文章皆被新加坡Straits Times “亞洲之聲”欄目(紙質版和電子版)全文轉載,前者除了被諸多國際英文媒體全文轉載之外,還獲得BBC、Scientific America、Forbes等專欄作家及加州“遺傳與社會研究中心"的邀請參與相關問題的討論,後者刊發後第二天被數十家國際英文媒體在頭條顯要位置全文轉載。
他曾獲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頒獎機構:福建省人民政府&獨立完成)、廈門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頒獎機構:廈門市人民政府&排名第一)、第三十二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三等獎(中國頂級翻譯大賽&漢譯英&獨立完成)、國家留學基金委聯合培養博士獎學金、福建省出國留學獎學金、美國加爾文大學獎學金、廈門大學華藏獎學金、廈理工科研先進個人獎等榮譽。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英語競賽、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批改網杯全國大學生英文寫作大賽獲得一等獎5項,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二十多項,輔導多位學生考取國內一流名校研究生。
陳海明教授具有較強的思辨能力,其獨特的視角和悟性得益於早年對田園、山川這些自然之書的閲讀,獲得包括耶魯大學著名哲學家黑爾教授在內的諸多國際一流學者的讚賞。在20世紀末參加中美哲學研討會用英語流利發言,其獨特洞察力給美國哲學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0年他曾以訪問研究學者身份被加爾文大學哲學系(該系被譽為是美國哲學家的搖籃之一,5位美國哲學學會主席是該系校友)邀請訪學研究,他是廈門大學哲學系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海外高校主動邀請並提供獎學金資助的學生。在研一時寫作的《對邏輯實證主義科學觀及其原則的分析》一文被CSSCI來源期刊《蘭州大學學報》刊發後,目前被引用高達25次以上(若按學科之間研究人員人數比例及頂級學者高引用文章引用率加權平均換算,外國哲學與國際公法文章被引用20次相當於國內語言學、經濟學引用1000次以上)。此文的論證方式(“瓦解邏輯實證主義的系列命題預設”)曾被複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創院院長鄧正來先生點評為“高手過招”。
高中階段作為贛南最佳生源,本應就讀於國內頂尖大學,高考因人為干擾而發揮失常,與名校失之交臂,人生軌跡被徹底改變。這既是個人的不幸,也是時代的悲哀。所幸,隨着法治的進步高考如今已成為最公平透明的國考之一。早年的曲折經歷,使得其遠離一切功利與不公行為。
[1] 
參考資料
  • 1.    陳海明  .外國語學院.2016-01-22[引用日期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