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普光

鎖定
陳普光,嶺表酋長陳龍樹之子,瀧州永寧縣令(武德五年以永熙縣改名,今廣東羅定西南),瀧州溪峒豪族。
陳普光與僧人惠積共同開拓龍龕道場,首在瀧州地區宏傳佛教,使龍龕道場成為當時嶺南地區著名的佛教道場。
出生地
瀧州
本    名
陳普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父    親
陳龍樹

目錄

陳普光簡介

陳普光,陳龍樹之長子,襲父為瀧州酋長,是瀧州陳氏豪族的第四代核心人物,官至永寧縣(今羅定西南)縣令,至於其是否襲祖上爵位,文獻並未記載,因存疑。陳普光生活時期,已為唐朝初年,此時六合一統、政治穩定,經過陳家數代經綸,瀧州及周圍地區已經開化,經濟發展,百業繁榮,陳家本身也積累下雄厚的物力和財力,而陳普光的歷史責任就是固守家族本業,他很出色地做到了。唐武德四年,陳普光與僧人惠積共同開拓龍龕道場,首在瀧州地區宏傳佛教,使龍龕道場成為當時嶺南地區著名的佛教道場,就連交趾郡(今越南)僧人寶聰亦聞聲前往朝聖、禮佛。史載:“武德四年,有摩訶大檀越永寧縣令陳普光,因此經行,逐迴心口,願立道場,即有僧惠積宿緣善業,響應相從,惠積情慕純陀,巧自天性......故得法流荒俗,釋教被於無垠;玄化遐覃,振錫窮於有截。豈如白馬馱經,翟泉創於萬丈;緇衣闡教,廬山頓其威儀者哉!”陳普光去世後,其子陳叔瓊、其孫陳仁謙相繼襲位,並相繼主持對龍龕道場的開拓、重修。至武周聖歷二年,陳普光之孫、銀青光祿大夫、都知兵馬使陳仁謙主持了對龍龕道場的大規模重修,重修竣工之日,陳仁謙請陳龍樹之次子、陳普光之胞弟、穎川郡開國公、上柱國、左豹韜衞將軍、冠軍大將軍陳集原撰文以志此盛事,於是陳集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寫下了流芳千古的《龍龕道場銘並序》,並鐫刻於龍龕道場中的巖壁上,石刻歷經一千三百多年風雨洗禮,赫然流傳至今,名聲遠播,被歷代史學家們譽為“嶺南第一唐刻”、“嶺南諸碑之冠”、“粵中第一古碑”。龍龕道場的開拓,宣示了陳氏豪族在瀧州至高無上的威望和地位,同時也體現了瀧州陳氏豪族雄厚的物力和財力,充分顯示了一個輝煌兩百餘年的豪族的實力。千年以降,龍龕道場就迎來了張柬之馮龍官儀克中、何仁鏡、何惠祁、陳士彬、周學仕、灣溪菊主人等歷史名流的探訪及題詠,維繫了瀧州城一脈相承的文風,這也是陳氏豪族在退出歷史舞台之後亦能感到欣慰的。 [1] 

陳普光經歷

道場建於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621年),由時任瀧州永寧縣令的陳普光與僧人惠積主持建造。道場位置在龍龕巖洞的洞口石室前,東南方向,一座兩進。在道場正殿神龕的北壁畫有一幅“當陽像”,即當朝皇帝李淵的畫像。左右兩旁廂房,繪有飛仙、寶塔、羅漢、聖僧的壁畫。道場眾僧禮佛,“洪鐘一扣,響徹三十三天,石磬再鳴,還聞十八地獄,紅幡外颶,彩影亂於雲霓,香煙內騰,素氣通於迥就。”為此,道場成為嶺南一著名佛教聖地。
道場的第一、二代主僧分別為本地人惠積和寶亮。在唐高宗李治上元年間(674—676年),當地人陳普光的長子陳叔瓊,在神龕中建造“當陽連地尊像”一座,即唐高宗李治的立地像。
公元690—698年之間,有效趾郡(即現越南)僧人寶聰,來龍龕道場頂禮膜拜,並與陳叔瓊一道,對道場作了進一步的修建,寶聰並作主持。
陳普光死後,陳叔瓊的三位胞弟陳叔、陳叔瑋、陳叔便令其門宗於道場之南(正門內)建造釋迦牟尼尊像一座。該道場曾於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年)進行過第一次重修。到武則天年代,尤其崇尚佛教。武則天自號“金輪聖神皇帝”(“金輪聖神”是佛教名詞)。
至武則天聖歷二年(699年),在全國上下一片崇佛的環境影響下,由陳普光的孫輩主辦,對道場進行第二次重修。這是大規模的重修,其時請當朝位列公聊、且在國都長安供職的瀧州(現羅定市)人陳集原撰文以紀念此盛事。於是,陳集原便寫下了流傳千古的《龍龕道場銘並序》。
闢道場一事,其同胞陳集原所作《龍龕道場銘》有述:
“武德四年,有摩阿大檀越永寧縣令陳普光,因此經行,遂迴心口,願立道場,即有僧惠積,宿緣善業,響應相從。惠積情慕純陀,巧自天性,即於龕之北壁,畫當陽像,左右兩廂,飛仙寶塔,羅漢聖僧。雖年代久遠,丹ぬ如(闕一字)粉色凝沈,採影猶在。洪鐘一叩,向除淆十三天;石磬再鳴,遠聞十八地獄。虯蟠外揚,彩影亂於 霓;香煙內騰,素氣通於迥(闕一字)。故得法流猾 ,釋教被於無垠;元化遐覃,振錫窮於有截。豈如白馬駝經,靈泉創於方丈;緇衣闡教,廬山頓其威儀者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