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明哲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內科心血管病學家)

鎖定
陳明哲,1935年5月出生,漢族,廣東東莞人,內科心血管病學家,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 [2]  [8] 
陳明哲於1959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後任職於北京醫學院第三醫院內科,歷任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內科副主任;1979年赴美國學習深造,歷任美國西部心臟病研究所研究員、客座教授、屋侖激光研究所副主任,並獲得美國醫學博士學位;1987年任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教授、主任醫師;1989年—1993年任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1993年—1996年任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院長 [2]  ;2001年任清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2003年6月任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 [8]  ;2005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4] 
陳明哲長期致力於激光醫學的臨牀及研究工作。 [2] 
中文名
陳明哲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5年5月
畢業院校
北京醫學院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5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籍    貫
廣東東莞

陳明哲人物經歷

陳明哲 陳明哲
1935年5月,陳明哲出生。
1959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後任職於北京醫學院第三醫院內科,歷任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內科副主任。
1979年,赴美國學習深造,歷任美國西部心臟病研究所研究員、客座教授、屋侖激光研究所副主任,並獲得美國醫學博士學位。
1987年,任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教授、主任醫師。
1989年—1993年,任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
1993年—1996年,任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院長。 [2] 
2001年,任清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2003年6月,任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 [8] 
2005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4] 

陳明哲主要成就

陳明哲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陳明哲 陳明哲
陳明哲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力衰竭、介入性心臟病學和激光醫學等。 [1]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1月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網站顯示,陳明哲已在中國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200餘篇,在《美國心臟病雜誌》等國際雜誌發表論文60餘篇,編著出版專著20多本。 [1] 
  • 承擔項目
陳明哲先後獲得並主持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攻關項目,以及衞生部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基金等項目。 [1]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89年
激光冠狀動脈成形術
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獎 [1-2] 
1989年
激光冠狀動脈成形術
衞生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1-2] 
1992年
-
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獎 [1] 
1993年
-
衞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1] 
1994年
-
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獎 [1] 
1994年
-
北京醫科大學科技成果獎 [1] 
1995年
-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 
1995年
-
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三等獎 [1] 
1995年
-
國家教委自然科學成果三等獎 [1] 
1996年
-
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獎 [1] 
1997年
-
國家教委科技三等獎 [1] 
1999年
-
北京市科教委科技三等獎 [1] 

陳明哲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8年
衞生部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專家 [2] 
1990年
全國衞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
1991年
1991年
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學工作者 [1] 
國家科委、國家教委
1993年
為實現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做貢獻活動先進工作者 [1] 
1997年
有突出貢獻專家 [1] 
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1998年
有突出成就專家 [1]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博學會
2003年
北京市統戰系統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個人 [9] 
2005年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4] 

陳明哲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3年
酒仙橋醫院防治SARS指揮部總指揮 [8] 
-
中華醫學會激光醫學分會名譽主任委 [3] 
-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學會顧問 [3] 
-
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編委 [3] 
-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博學會常務委員 [2] 

陳明哲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陳明哲 陳明哲
陳明哲出生在廣東東莞的一箇中產家庭,他的父母在香港做醫生,陳明哲從小在香港長大,在家庭的影響下,陳明哲走上了學醫道路。 [5-7] 

陳明哲人物評價

陳明哲 陳明哲
“陳明哲為提高中國冠心病的診治水平,特別是對心血管疾病介入診斷和治療技術的全面推廣作出了突出貢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評) [2] 
“陳明哲是一位融會東西方醫學精髓的良師,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帶頭人。”清華大學評)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