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明之

鎖定
陳明之,本名陳偉、字明之,齋名:甘田草堂、松茲山房。 [1]  安徽宿松人。2002年深造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高研班。2009年深造於中國國家畫院梅墨生工作室國畫高研班。2013年深造於北大名家高級研修班陳忠康工作室。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 [2] 温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
中文名
陳明之
別    名
陳偉
職    業
書法家
出生地
安徽宿松

陳明之作品入展

全國第三、四屆楹聯書法大展。
作品入展 作品入展
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展。
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國第一、三 [3]  篆刻作展。
全國第三屆書法百家精品展。
全國第五屆書壇新人新作展。
全國第二屆扇面書法展。
全國第二屆行書展。
全國首屆冊頁書法作品展。
全國第三屆“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優秀作品展。
2008年浙江青年書法二十家。
出版唐褚遂良《雁塔聖教序》青少年書法通用培訓教材。(安徽人美出版社)
出版温州書法百家百集—陳明之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墨守永嘉—全國獲獎書家六人展作品集。
出版《中國當代章草十六家》作品集。 [4] 

陳明之作品獲獎

第二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百家精品展最高獎、並授予“書法十傑”稱號 [1] 
第廿屆中國蘭亭書法節名家作品展最高獎、“王羲之書法獎”。
全國首屆“沙孟海杯”書法作品展最高獎、優秀獎。
全國首屆“陶淵明獎”書法作品展最高獎、優秀獎。
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優秀獎。(最高獎)
全國第二屆冊頁書法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
全國職工書法 [5]  、優秀獎。(最高獎)
全國第四屆扇面書法藝術展、優秀獎。(最高獎)
全國首屆“沙孟海杯”書法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
第二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百家精品展、並授予“書 [6]  稱號。(最高獎)
第廿屆中國蘭亭書法節名家作品展、“王羲之書法獎”。(最高獎)
全國首屆“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獲獎提名。
全國“鄧石如獎”書法作品展覽、獲獎提名。
全國“瘞鶴銘獎”書法作品展,獲獎提名。
全國首屆大字書法藝術展、三等獎。
全國首屆“走進青海”書法展、二等獎。
全國“高恆杯”書法藝術展、銅獎。
全國首屆“黃庭堅獎”書法大賽、三等獎
全浙第四屆書法篆刻作品展、銀獎。
全浙第四、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銅獎。
温州市第六、八屆文學藝術創作、銀鹿獎。
2011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年度獎)。
2012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年度獎)。

陳明之章草觀點

章草是隸書的快捷書寫,將自發的隸草整理 [7]  逐漸形成章草。所以其書體形態與隸書相關聯又有着自身的特點,秦漢簡牘、樓蘭殘紙中的部分書跡較好地體現了這一段時期的變化過程。如《樓蘭殘紙墨跡》,漢簡牘中《內蒙古居延漢簡》和《甘肅敦煌漢簡》,既有淳厚高古、體態嚴整的古隸,也有天真爛漫、率意的隸草,呈現着章草字態和筆意特徵,書寫自然便捷,質樸而活潑。
陳明之相冊
陳明之相冊(24張)
近些年書法展覽中,章草創作比例較大,如十屆國展章草獲獎佔七分之一,但問題還是很多。作品大多以陸機《平復帖》為基調,將其用筆簡單化,增加濃、淡、幹、枯的墨色效果,以求視覺衝擊力,忽視了章草書體特徵和筆墨內涵。章草有它獨特的字體和用筆特徵,具有古樸典雅的藝術魅力,從用筆到結字及章法都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實際運用中又能很好地雜糅其他諸體而呈現更多變化的可能。
章草揉合篆隸,使章草更加高古。以傅山《嗇廬妙翰卷》為例,在篆書與古隸中參以章草筆意,其中有説文古文與鐘鼎文及其它體態。篆書和異體字寫法多樣化,不拘一格,各種書體相互糅合。行、楷、草書也多含章草筆意,字形古樸穩健,生動流暢,於醜拙不失嚴整。章草中增添了篆隸筆意,可謂“支離神邁”。
章草能揉入今草、小草、乃至狂草,如宋克《進學解帖》和《唐宋詩卷》等。使章草字形活潑,節奏明快,既存章草的古雅,又不失今草的飄逸,以今草靈巧筆法帶動章草古樸字態,形成自然流暢的書寫感,既靈動雅緻又時得勁簡。
章草可揉入楷書,如宋克《唐張懷瓘論用筆十法》、高二適《新定急就章及考證》和《自作詩麟角草題詩稿》等帖。將章草和行楷熔於一爐,別開生面,筆力清勁健古,結字疏宕蕭散,字形俊美俏麗,佈局錯落有致,使章草的簡靜氣質和楷書的典雅法度很好融合在一起,富有書卷之氣。
章草用筆亦可參碑意將字拓大。沈寐叟是碑學的章草大家,將碑學的筆法滲入章草,使章草線質蒼茫老辣,字形古拙厚重,並能將章草字形拓大,在出大刀闊斧中見渾厚感,是章草與碑學的完美結合。
在傳世的章草法帖中,皇象、索靖章草皆為刻本墨拓,雖版本不同,但刻帖缺乏墨韻,與墨跡相較其藝術效果遠不能呈現,絕無書寫的筆墨情趣及感染力。刻帖只有字形和篇幅,不傳筆墨意味,只有墨跡才能反應出書寫者的情感和思緒狀態,線條的質感有着豐富的內涵。可以通過墨跡如《樓蘭殘紙》和《秦漢簡牘》,或陸機的《平復帖》和史孝山《出師頌》,或藉助趙孟頫、鄧文原、宋克、俞和、傅山等名家的墨跡本,來展現原章草應有的書寫效果,體會和感受章草藝術魅力。
對於章草的開掘,可追本溯源,把握古隸與草隸演變時期的字法,以二王筆法寫出古隸、草隸與章草的精神氣格。追溯章草墨跡效果,以呈現典雅清麗,古質樸厚,圓渾大方的章草風格。下筆有來歷而結體變化皆合法度。不是在今草上添波加捺以充章草。清末以來章草書家如沈曾植結合碑版、王世鏜融會行草、王遽常熔鑄篆籀、高二適藉助行楷,均開拓振興章草之路,給我們以很好的啓迪。章草的體態自有其理,貴得理而呈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