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慶雲

(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家)

鎖定
陳慶雲(1929年1月25日-2023年3月2日),出生於湖南沅江,籍貫湖南湘鄉。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前是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  [32]  [36] 
陳慶雲於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同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儀器研究所 [26]  ;1960年獲得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副博士學位;1960年10月—1963年任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6]  ;1963年曆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4]  ;2023年3月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4歲。 [36] 
陳慶雲長期從事有機氟化學和氟材料的研究工作。 [3] 
中文名
陳慶雲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南沅江
出生日期
1929年1月25日
逝世日期
2023年3月2日
畢業院校
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大氣臭氧層破壞和CFCs替代物》
主要成就
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籍    貫
湖南湘鄉

陳慶雲人物生平

1959年,陳慶雲留蘇時期在列寧格勒留影 1959年,陳慶雲留蘇時期在列寧格勒留影
1929年1月25日,陳慶雲出生於湖南沅江。
1937年,進入沅江私塾讀書。
194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學。
1948年7月,考入北京大學西方語文專業。
1949年,轉入北京大學化學系。 [33] 
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同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儀器研究所。 [26] 
1956年—1960年,在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作研究生,畢業後獲得副博士學位。
1960年10月—1963年,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6] 
陳慶雲與恩師邢其毅在北京大學 陳慶雲與恩師邢其毅在北京大學
1963年,歷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4] 
2008年6月,參加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2008屆研究生畢業典禮。 [16] 
2020年1月,出席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2020年院士新春團拜會。 [9] 
2023年3月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4歲。 [36] 

陳慶雲主要成就

陳慶雲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訪問台灣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時合影留念 訪問台灣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時合影留念
20世紀50年代,陳慶雲系統研究六氟丙酮的反應,開創了含氟酮化學;1960年—1965年,和蔣錫夔一道研製含氟烯烴和相關氟材料;1975年開始,應國家需要研製電鍍鉻霧抑制劑,成功研製出新型鉻霧抑制劑全氟烷基醚基磺酸鉀鹽F-53,被中國千餘家電鍍廠使用;1980年起,利用F-53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原料和產物,系統研究了全氟和多氟磺酸及其衍生物化學,發現許多特殊性質和反應。系統研究了全氟滷代烷的單電子轉移反應,為有機氟化物的合成提供了多種有效途徑,將當代有機化學最重要理論之一的單電子轉移反應引入並發展了氟化學;2000年起,將氟化學和卟啉化學結合,系統研究了各種氟烷基卟啉的合成、反應和性能,推動了氟烷基卟啉的研究和應用。 [27] 
據2022年9月中國化學會官網顯示,陳慶雲先後合成和發現了14種二氟卡賓新前體,並通過對二氟卡賓的研究,發展了8種有效實現三氟甲基化的新試劑和體系。其中代表性的氟磺酰基二氟乙酸甲酯(FSO2CF2COOMe)是被廣泛高效實用的優良三氟甲基化試劑,被稱為“陳試劑”。 [27] 
  • 學術論著
1951年,全班與蔣明謙、邢其毅合影留念 1951年,全班與蔣明謙、邢其毅合影留念
據2022年9月中國化學會官網顯示,陳慶雲在中國國內外雜誌期刊上已發表論文300餘篇 [27]  其代表論著有《由氟碸基二氟甲基乙酸甲酯形成二氟卡賓和氟碸基二氟甲基陰離子》 [26]  《大氣臭氧層破壞和CFCs替代物》 [28]  《丙烯酸氟醇酯的合成》 [29]  《自由基鏈式親核取代反應(SRN1)的進展》 [30]  《抑鉻霧劑F-53的研製帶動了有機氟化學的發展》等。 [31]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2005年7月
第十七屆國際氟化學會議 [17] 
上海
2012年10月
中國化學會第十二屆全國氟化學會議 [2] 
南昌
2016年6月
2016年氟化工行業新技術及應用交流會暨第四屆阜新(上海)氟化工產業發展高峯論壇 [10] 
上海
2018年10月
中國化學會第十五屆全國氟化學會議 [8] 
上海
  • 承擔項目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2008年
有機氟化學中前沿領域研究 [1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總重點項目
  • 發明專利
時間
專利名稱
專利申請號
1998年11月20日
一種含氟或帶吸電子基團的不飽和鍵加成化合物的製備方法 [24] 
CN98122019.3
1998年11月20日
從含氟烷基氯代烷製備含氟烷基亞磺酸鹽的方法 [23] 
CN98122021.5
2005年10月21日
從全氟烷基氯製備全氟烷基碘 [25] 
CN200510031063.4
2010年8月27日
通過液相法由1,1,1-三氟-2-氯乙烷製備偏二氟乙烯 [22] 
CN201010268308.6
2010年8月27日
通過液相法由1,1,1-三氟-2-氯乙烷制備1,1,1-三氟乙烷 [21] 
CN201010268319.4
2014年1月14日
可用作表面活性劑的含氟化合物及其製備和應用 [20] 
CN201410016021.2
2015年2月2日
一種烷基三氟甲基硫醚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19] 
CN201510053884.1
2016年6月7日
三氟甲基季碳中心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13] 
CN201610402650.8
2018年6月27日
三氟甲基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及其在農藥中的應用 [11] 
CN201810680642.9
2018年9月30日
一種氟烷基磺酰氟類化合物及其中間體、製備方法和應用 [12] 
CN201811157794.7
  • 科研獎勵
據2022年9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官網顯示,陳慶雲曾獲省部級以上獎勵8次,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次、三等獎1次,國家發明三等獎1次。 [4]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82年
新型烙霧抑制劑(F-53)
國家發明三等獎 [26] 
1982年
有機氟化學和自由基化學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6] 

陳慶雲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1990年,陳慶雲(右2)與研究生討論學術問題 1990年,陳慶雲(右2)與研究生討論學術問題
據2022年9月中國化學會官網顯示,陳慶雲已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50餘名 [27]  ,其中多人已成為科研骨幹或學術帶頭人 [3]  ,如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教授劉超等都是陳慶雲的學生。 [7] 

陳慶雲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3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200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3] 
2012年10月
國化學會黃維垣氟化學獎 [2] 
2019年10月
建國70週年紀念章 [18] 

陳慶雲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1年—1998年
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協會(IUPAC)有機化學命名委員會中國國家代表 [3] 
1993年
有機化學》主編 [3] 
1997年
《Molecules》編委 [3] 
2006年3月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第九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15] 

陳慶雲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陳慶雲祖孫三代合照 陳慶雲祖孫三代合照
陳慶雲出生於沅江的一個農民家庭,雖然生活艱苦,但陳慶雲的父母堅持供他讀書。陳慶雲小學畢業時,時任校長給他寄語:“你很聰明,切不要見異思遷,你將來會有出息。”這句話激勵了陳慶雲一輩子。之後從中學修習化學課程開始起,他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3] 
  • 婚姻家庭
陳慶雲的妻子是虞芝芬,兩人育有一子一女,陳豐(兒子)、陳曉(女兒)。 [34] 

陳慶雲人物評價

陳慶雲在做實驗 陳慶雲在做實驗
“他(陳慶雲)嚴謹治學,造詣精深;他為人師表,桃李滿園,我們要學習、弘揚他做人、做學問,求實、求是、求真的精神。”中國科學院評) [3] 
“陳先生(陳慶雲)一直用滿腔的熱情在科學道路上不斷探尋,任務帶學科,學科促發展,為中國有機化學學科、國防建設、氟工業和上海有機所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有機化學家丁奎嶺院士評) [5] 
“陳慶雲是中國有機氟化學領域的創始人之一,為中國氟化學和氟工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為中國國家環保節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評) [5] 

陳慶雲人物影響

  • 分子命名
陳慶雲研究了全氟磺酸化學,基於對二氟卡賓化學的研究,合成和發展了多種能高效實現三氟甲基化的試劑和體系,應用最廣的氟磺酰基二氟乙酸甲酯被稱為“陳慶雲試劑” [3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