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愛國

(英國福建同鄉會創會會長)

鎖定
該詞條為歧義詞條,陳愛國,人名,有著名華僑、書法家和浙江省勞動模範叫做陳愛國。
中文名
陳愛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福建省長樂市
性    別
政治面貌
羣眾

陳愛國簡介

陳愛國 陳愛國
陳愛國,福建省長樂市人,英國福建同鄉會創會會長、英國福建工商聯合會會長。陳愛國先生早年在家鄉讀書工作,學的是經濟管理專業。1988年英國留學,畢業後留英工作。後在他的積極倡議和不懈努力下,英國福建同鄉會和英國福建工商聯合會在1998年先後成立。擔任會長的他將身在異鄉的七八萬福建同胞組織團結在了一起,共同積極支持祖國的改革開放和和平統一事業。
英國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國家。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英國人過着平靜、悠閒而舒適的生活。但是,對於遠渡重洋到這裏謀生創業的華人來説,則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充滿艱辛與不易。在英國華人已經超過五十萬,其中福建人就有七八萬。為在異鄉立足,他們都曾辛苦拼博,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彌閤中西文化帶來的隔閡。

陳愛國背景介紹

陳愛國 陳愛國
陳愛國先生原是福建物資系統的一名員工,1988年,他懷着滿腔熱情到了英國倫敦就讀於皇家語言學院,學的是經濟管理專業,從而開始了他在海外留學的生活。“在海外留學看起來輝煌,但每一步都走得那麼艱難。”陳愛國告訴記者,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留學生活是悠閒而舒適的。而在他的親身感受中,卻是充滿了艱辛與磨難。
他説,他到英國,就讀於英國皇家語言學院,剛去時身上沒帶多少錢,開學後口袋裏只剩下100多英磅。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加之四周都是陌生的面孔,人與人之間的地域界限很快顯現出來。但他周圍有一幫比他更早來到倫敦的香港、廣東、上海等地人,同是來自同一個國土的朋友讓他多少感到一些安慰。雖然他們之間無法用家鄉的方言溝通,但半年後,他不僅學會了粵語,還能很熟練地與他們用英語交談。為維持生計,他與其他海外學子一樣,邊讀書邊工作,並向香港師傅學習廚藝,終於熬過了艱難的時光。

陳愛國生平

從在餐館從打雜工、學砧板,到入廚掌勺,最後是與人合夥開店並自立門户,陳愛國每一步都走得那樣踏實。
1992年,他順利地畢業並獲得了文憑。這時,由於他已學會一手好廚藝,為此,他與當地的一名香港人合夥開了一家餐館。三年後,他開始考慮創辦自己的事業。萬事開頭難。餐館創辦之初,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因而,他決定一步一個腳印的做生意,憑藉自己對餐飲的經營管理經驗,創辦了一個以經營粵菜為主的中型餐館——倫敦悦庭軒酒家,漸漸地積累了資本。1996年,他又把投資國際貿易作為從事餐飲經營的輔助手段,主要從福建、上海進口草菇、馬蹄、木耳等餐飲菜餚的輔助材料,銷售給在倫敦開餐館的同鄉,既保證了自家菜餚的品質,又獲得了一部分利潤。緊接着,他的餐館、酒樓、外賣店一家家開起來了,生意越做越紅火。 經過二十年的苦心經營,陳愛國先生在倫敦站穩了腳跟。為了迎合英國人的口味,他改良了傳統粵菜,市場迴應很好。現在,倫敦唐人街80%左右的餐館都由華人經營,市場已基本飽和,而且幾乎每三年一次的房屋加租讓許多店主難以承受,不得不另覓商機,而由於他的餐館位處倫敦市中心,客流量較大,效益不錯,一直堅持了下來。
今年下半年,雖然受到美國金融風暴的影響,到餐館用餐的遊客和固定食客有所減少,但他的生意卻仍未受到太大影響。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時,他説,做生意不要有一夜暴富的想法,量入為出,一步一個腳印,這樣心裏踏實。

陳愛國愛國

福建同鄉會 福建同鄉會
“愛國,這個名字父母給予我,就是希望我時時刻刻懷着一顆愛國的心。當時我出國的時候,有人説,你愛國怎麼去愛英鎊?我就回答他們:我要賺更多的英鎊更好地愛國!我在英國將近20年了,人在異鄉,真的感覺到一個人的名字很重要,它真的可以讓我心連着祖國,特別連着福建!”這番肺腑之言,出自英國福建工商聯合會會長陳愛國。
“俗話説,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華人要立足英國社會,首先自己要爭氣,要團結,要有一股凝聚力。我們在異國他鄉,有個組織能反映我們的呼聲,向政府向使館報告我們的想法,聯繫瞭解家鄉的情況,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其實很缺精神食糧,也沒有自己的文化生活,一切都很枯燥沉悶。華人在國外,身處在特殊的地位。那裏有着不同的文化。在這樣的前提下,我認為福建人一定要團結。在英國的福建人現在已經有七八萬之多了。這麼多的福建鄉親分佈在英國的各個地方,如果遇到什麼事情,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有一個組織,起到帶頭作用,對同鄉給予幫助和支持,那麼福建人在英國就互相有了依靠。有了同鄉會這個機構,我們就可以更好的維護福建人的利益,不論是對英方的溝通還是對中方的聯繫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當時,我們創辦福建同鄉會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中國駐英大使館的支持。”

陳愛國為人處事

陳愛國先生雖身處異國,但他處處以誠待人,以德載物,在生意場上贏得客户,贏得合作伙伴的同時,受到在英倫華人社會的推崇。1998年英國福建同鄉會英國福建工商聯合會先後成立,他被推選為會長。
“親不親家鄉人,深不深故鄉情。”據陳愛國介紹,現在,英國華人已超過50萬人,其中福建人有七八萬之多,分佈在英國的各個地方,但國外與國內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價值取向。他期望有個組織能反映大家的呼聲,讓福建人在英國有所依靠,搭建與家鄉聯絡的平台。在這一前提下,他創辦同鄉會的想法得到中國駐英大使館的支持。從1990年英國福建同鄉會的籌備到1998年正式成立8年間,他花費了大量精力。他逐一登門拜訪未曾謀面的鄉親鄉賢,經過辛苦奔波,他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鄉親的積極迴應。
福建赴英留學人員增多,他們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困難,同鄉會就主動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從組織接機,安排住所、代理一些手續,提供相關法律諮詢等,他都一一過問。同時,同鄉會還開辦英語補習班,對剛到英國語言不通的人進行培訓,還向他們提供免費午餐。他同時還擔任了英國中文教育促進會名譽會長,組織華文學校,讓中華文化在華人後裔中得以代代相傳。海外的福建人通過同鄉會增強了號召力和凝聚力,陳愛國為此感到高興。前幾年胡錦濤主席出訪英國時,作為僑領,他還受到了胡主席的親切接見。談及此事,陳愛國至今感到無比激動。

陳愛國成就

陳愛國在英國 陳愛國在英國
時光荏苒,20年彈指一揮間。陳愛國深刻體會到,中國繁榮穩定,遊子才會受到旅居國的尊重,作為華人,他為中國的日益強大感到自豪。陳愛國還是全英華人華僑和平統一促進會的名譽會長,他曾帶領許多中國同胞走上倫敦街頭,與反華分裂分子作鬥爭。在“福州十大名片”評選活動中,同鄉會力薦林則徐為福州名片,他們在英國樹林則徐雕像的提議,獲得了英國政府的批准和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積極推動,陳愛國説,林則徐身上體現了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和睜眼看世界的胸襟,這對於凝聚華人的力量,宣傳和推介福州都有很多益處。
雖然陳愛國旅英已達20年之久,但他依然是一顆中國心。2000年,為回報故鄉,他與人合作回福建故鄉投資房地產開發,並取得成績。作為英倫福建工商聯合會長,他還積極聯絡鄉親回祖籍故地投資。他説,目前已有不少鄉親都陸續回鄉投資,對中國地產業、國際貿易、科技教育等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把發達國家在環保和交通管理方面的經驗帶回家鄉,向政府建言獻策。他還經常帶着朋友到福建、上海等地考察訪問。去年,他和朋友從英國到廈門參加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後,特地轉道福州市,進行考察參觀。他親眼目睹了中國經濟建設的翻天覆地變化,看到鄉親的生活日益富裕,他甚感欣慰。他説,他將更多關注與家鄉合作的機會,為海峽西岸經濟建設出謀獻策,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