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思霖

(清代雲南進士)

鎖定
陳思霖,雲南省楚雄府楚雄縣人,進士出身
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二甲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1]  歷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國史館協修,功臣館纂修南書房行走,宏文學士。 [2] 
本    名
陳思霖
別    名
陳思相
應農
所處時代
出生地
楚雄
逝世日期
1894年
人物生平
陳思相,後改名陳思霖,字應農,陳鈺的侄子。 [3] 
年弱冠,補博士弟子員。清咸豐庚申(1860)之亂,楚雄被陷,馬如龍殺官紳、士庶男女四萬餘人,思霖倖免於難。亂定後,鋭意學業,博通經史,癸酉補膺。
咸豐辛酉(1861)選拔科闈,登賢書。
丙子(1876)成進土,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充順天鄉試同考官,國史館協修,功臣館纂修,南書房行走,宏文學士。京察一等,計服官京師一十九年,皆忠於其職,以清操著。
光緒己丑(1889),思霖倡首,約同鄉京官,具疏已故湖南提督馬如龍先年在滇反叛,功不掩罪,請援例撤銷建祠立傳等。詞呈請都察院代奏,疏文洋洋千數百言,大要謂:馬如龍受杜文秀密約,糾黨數千,先陷易門縣、廣通縣,攻破楚雄,殺斃官民四萬餘人,恣意焚燒淫掠,知府楊覲、副將慶連、都司聶天發及在城文武官二十餘人同時被害,屠戮之慘,莫此為甚。又馬如龍在省,首鼠兩端,徘徊觀望,經岑毓英分派李維述楊玉科等,攻拔大小賊營二百餘座,擒斬賊匪十數萬,省圍乃解,亦非馬如龍一人之功。今以彼荼毒生靈、前愆難贖之身儼然馨香饗報,恐無辜被殺之數萬人飲恨九泉,死不瞑目。即風示來茲,亦難稱公道於人心而昭定論於後世。疏聞,奉旨撤銷建立專祠。其盡忠桑梓若此,所著奏疏一稿,勒石於縣忠義祠。 [2] 
光緒二十年(1894年)病逝於任上。 [3] 
參考資料
  • 1.    卷之一百十二-清實錄光緒朝實錄  .國學典籍網[引用日期2021-03-29]
  • 2.    江燕,文明元,王珏點校.《新纂雲南通志》8.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7:324
  • 3.    耿嘉,張佐.《雲南科舉家族——士子青雲錄,家族榮耀譜》:雲南人民出版社,2018:第2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