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德法

(原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副參謀長)

鎖定
陳德法(1901—1975),原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副 參謀長。浙江諸暨人。1924年考入國民黨廣州黃埔軍官 學校第一期步兵科,畢業後留校任排長。後隨國民革命 軍參加北伐戰爭,任教導團連長、區隊長。1927年任國民 黨軍第20師營長、副團長。1929年調任江蘇省警衞教練 所總隊長、陸軍第80師第478團副團長、第476團團長。 後任蔣介石侍從室副官、一組組長。1935年調任第80師 第477團團長、第37旅旅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赴 上海蔘加淞滬抗戰,同年10月任第194師師長。1944年 任國民黨第八戰區辦公廳主任、迪化(今烏魯木齊市)警 備司令部司令。1949年9月配合陶峙嶽新疆和平起義。 後任第22兵團第9軍副軍長、第22兵團副參謀長。1954 年任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副參謀長。 [1] 
中文名
陳德法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0年5月
逝世日期
1975年
畢業院校
廣州黃埔軍官學校
出生地
浦陽江

陳德法人物經歷

陳德法(1901~ 1975)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別號民具,浙江諸暨人。父從商民,略有家產。本縣高等小學、省立寧波水產學校、中央軍校駐陝軍官教導團將校班畢業。
1924年春由戴季陶沈定一保薦報考黃埔軍校,同年5月到廣州,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學習。畢業後留校任職。歷任黃埔軍校第三期分隊長,第四期區隊長,隨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第六團排、連長,第二十二師營長,第二軍補充三團上校團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警衞組上校組長,第八十師四七九團團長,第三十七旅少將旅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一九四師師長。
1938年6月授陸軍少將,後任寧波防守司令,第一九四師中將師長,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中將高參,第二軍副軍長。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警備司令,整編第七十八師中將副師長.先後參加“八一三”淞滬抗戰,閩湘贛敵後抗戰。
1949年隨陶峙嶽部起義。後任人民解放軍第九軍副軍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參謀長。
1975年9月12日在烏魯木齊逝世。 [2] 

陳德法主要事蹟

陳德法曾參與七·一七鎮海保衞戰。
1940年7月初起,鎮海口外日艦活動日趨頻繁。15日下午4時,日軍汽艇六七艘突襲穿山。
7月17日凌 晨兩時,鎮海口外日艦再次向要塞炮台猛烈轟擊,在隆隆炮聲的掩護下,日軍海軍陸戰隊500餘人,乘裝甲汽艇在算山齊毛貝村後老鼠山(今原油碼頭內)登陸。
陳德法 陳德法
同日午後,日軍400餘人在後海塘、招寶山、紫竹林和大道頭登陸,194師580團竭力抵抗,因傷亡過重,鎮海縣城陷於敵手。194師師長陳德法命令所屬部隊死守阻敵。
當時,戰局的重點是戚家山制高點,其兩翼支撐點是小港和竺山頭。於是,敵我雙方以此為中心,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入夜後,我軍再奪回兩個山頭。如此夜攻日守,奪回敵佔山頭五六個,控制了戚家山西半部。但此時部隊傷亡減員近半,戰鬥力逐漸減弱,而日軍反撲更為猛烈。
正在我軍組織力量全面反攻之際,負責鎮海、寧波作戰的86軍軍長莫與碩,接到定海縣縣長蘇本善的報告:“金塘洋麪有日艦43艘,內有航母一艘。”莫與碩據此判斷認為:“日軍牽制我軍於鎮海口,而其主力可能在龍山或穿山登陸。”21日晨,莫與碩命令:“194師主力應轉移至靈峯山、龍山。48團限21日夜前撤回寧波,歸還建制。”陳德法據理力爭説:“48團在戚家山與敵鏖戰,難以撤下。”莫與碩只好同意繼續作戰。
戚家山自西向東,共有大小山頭十一二個,20日,我軍已佔有大嶺、送婆嶺一帶的七八個山頭,最高104高地的我軍重機槍火力,已能打到甬江沿岸的大小道頭一帶,對日軍構成嚴重威脅。日軍為拔掉戚家山這顆“釘子”,於21日晨發起強攻,七八百名日軍從沙蟹嶺、泥灣等處向戚家山猛攻,敵我雙方展開了戚家山爭奪戰。
自上午8時至下午4時,敵我雙方展開白刃肉搏7次,我軍陣地失而復得三四次。 [4] 
21日午後,官兵冒着日軍的兇猛火力,擲出密集的手榴彈,衝入敵人陣地進行刺刀肉搏,將日軍打退,恢復了陣地。這時泥灣山下日軍指揮官高舉軍刀,似在糾集兵力再圖進攻。我軍向古營壘中待援殘敵發起攻擊,16時後,日軍因遭連續衝殺,傷亡慘重,終於動搖敗退,放棄戚家山逃往金雞山。22時後,我軍相繼收復小港、金雞山、泥灣。次日凌晨,鎮海縣城光復。 [3] 
日軍逃竄時極為倉促,7月21日前後,日艦為掩護日軍撤退,向我陣地瘋狂炮擊兩個多小時,累計發炮3000餘發。22日凌晨,當我軍攻克宏遠炮台時,少數殘敵下船逃竄,丟棄觀察鏡一架。拂曉,48團搜索部隊進入江南道頭謝公興大屋日軍臨時指揮所內時,發現有“武運長久”太陽旗一面,來不及吃完的飯糰兩大堆,還有上好子彈的機槍彈夾、急救包等。日軍進攻鎮海口時,日本的《朝日新聞》、《每日新聞》、《讀賣新聞》和同盟新聞社等,都派出記者和攝影員、報務員等隨軍涉水登陸,結果都“乘興而來,逃命而歸。”
愛國官兵為國捐軀的場面極為壯烈。22日晨後,衞生隊清理戚家山戰場時,見到古營壘背陰處停放着21具陣亡將士遺體等待處理,軍衣上的血跡尚未乾涸,他們有的怒目圓睜,有的大張着嘴。沒有白布,衞生隊員們就用一些樹枝、野草覆蓋在他們臉上,牆邊倚立起一塊門板,上面用木炭寫上“英勇的弟兄們,你們的血肉,已築就了新的長城。可以瞑目了,安息吧!” [5] 

陳德法主要作品

陳德法晚年著有《回憶新疆起義》等。 [2] 
參考資料
  • 1.    新疆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 編;馮大真 主編.新疆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第740頁.
  • 2.    陳予歡編著. 黃埔軍校將帥錄[M]. 廣州:廣州出版社, 1998.09:622.
  • 3.    黃埔軍校同學會主編. 黃埔師生與抗日戰爭 上[M]. 北京:華文出版社, 2017.09:203-205.
  • 4.    浙江省記協市級黨報工委,杭州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編著. 永遠的記憶 重訪浙江抗戰舊地[M]. 杭州:杭州出版社, 2016.01:93.
  • 5.    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浙江現代史研究所,中共寧波市委黨史研究室等編. 民族魂 浙江百年反侵略鬥爭紀實[M].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7.0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