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式太極刀

鎖定
陳式太極拳器械中,有單刀、雙刀、月牙刀、和春秋大刀等套路。武術家們常用“刀如猛虎”來形容刀法的勇猛驃悍,氣勢雄壯,鋭不可當。
中文名
陳式太極刀
特    點
以螺旋為[形],以纏絲勁為[質]
重    點
意定神閒,出其不意

陳式太極刀刀法介紹

陳式太極刀屬於陳式太極拳,區別各派刀法,所以有人稱“太極纏刀”。
“餘習太極刀法對劈之術,四十餘年,深知甘苦。”洪師常言:“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陳金鰲先生教授刀法對劈之術,且言:“此技世已久絕,君得之,慎勿輕傳於人”。餘恐此技終致不傳,又顧念我師之語,故不著劈刀之術而講其練、用之法,傳其總歌訣,留於後學研究,不負我師諄諄之教也。

陳式太極刀刀法特點

陳式太極刀法吸取各家之長,去蕪存精,結合太極陰陽的變化,以輕沉兼備、剛柔相濟、纏繞疾速、能慢能快、滾身滾手刀法為特點。據説,陳長興先生演練太極刀法時,行步如流水,動勢若行雲,刀在身上滾動如飛;又好似粘在身上似的。刀環繞周身忽左忽右,神出鬼沒。寒氣逼人的閃閃刀光,似築起一道屏障,有“潑水不入其身,亂箭不能傷衣”之勢。
陳式單刀一手持刀(有時用雙手配合刀法的變化),另一手隨刀法的變化作為配合,忽隱忽現。陳式太極刀法,動作樸實無華,實用性強,進可攻,退可守,圈圈相套,靈活善變,發力乾脆。對刀身、刀刃、刀尖、刀背滾動運用。不可直來直往,不論練快練慢,都要松圓為主。對閃、砍、劈、剁、棚、攔、撩、扎等法的要求,以滾手、滾身、纏頭裹腦、律背圍腰來體現出太極刀法的精妙。
初學刀法,先認識天、地、日、月等名詞,然後進一步學習動詞、語助詞以及造句等,逐步提高。練太極刀法也分層次,開始要求熟記順序,對眼、身、步、手、法的要求,必式式用心,一一改正,把姿勢都學正確了,再練習動作的連貫、配合。動作的連貫配合都做好了,然後進一步講求怎樣用力得勁,以及禦敵制勝的方法。學習刀法既不能時作時止,也不能躐等燥進。不這樣是不能把刀法練好的。
太極刀法中有很多重複的姿勢,不宜隨意節刪。因古人竭盡畢生的心力,製成此術,必經過再三考慮而有一定的根據和道理。譬如一篇好的文章,其中也有許多地方使用重複名詞的,如果你把它看成無關緊要而省略去之,就很容易失去作者的原意。 刀法套路中之所以需要重複的式子,有的因為它是一種重要方法,有意使人反覆練習,有的是為了承前起後上下關聯,結構恰當,不會使人虛耗氣力的。
刀有過門之法,如由此式到彼式,或於步法手法相拗時,用過門動作以補救。但是過門也並不是空着,有時同樣可以發揮制敵的效用。
學習刀法決不能躐等而進,一經熟悉,在起舉時的每招每式,必於意中眼中具有制敵的思想。 這種思想要藏於有形於無形之中,到了真正對敵的時候才不致手忙腳亂。
練習太極刀法與對敵不同。練習時,必須按照刀法套路,一步不可走錯,以端正刀法基礎。至於對敵時,必須隨機應變。不過變換的方法,也須有一定的規律,仍然要一絲不亂。
對敵時,應當知道“走外門以步換形”的方法。什麼是“走外門”呢?就是盡力爭取使自己的身體在敵械的偏斜處(意即死角),造成敵人必須改變手法步位,而後才能向我進攻的形勢。當敵舊力已過,新力未發之際,出奇不意而襲擊之,就可以一舉而中。 以刀取敵,制敵傷殘的部位,應當在眼、頸、喉、腕、胸、腹和腿的下部。
練習太極刀法,必須懂得一個“快”字,才可稱為妙才,上下式關聯貫注之妙,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根源。
練習太極刀法還要懂得一個“哄”字,技擊家常説上虛下實,虛就是哄的意思;對方受到我虛勢的誘哄,盡力招架,我趁他舊力已過新力未發之際,乘間而入,必可得手。“短見長,不要忙”。如敵手持丈把的長棍來襲我,我可採用此虛實之法,使對方的兇鋒閃到我的身後,我既可乘虛而入,取敵制勝。因此用刀之術,更重要的是“意定神閒,出其不意”。
陳式太極大刀--陳慶源 陳式太極大刀--陳慶源
刀法的精華,全在轉圈。就是配合身法、步法、手法劃一個圈;圈有順逆,有左右,有前後、有上下、有大小,有有形,有無形,總之都離不開順逆之圈,各種不同的圈,錯綜交插於刀法之中。陳式刀法的妙用,在一轉之間,極盡環繞之妙,一圈之中有虛有實,也可以虛實並舉,防則虛,不防則實,靈活變化,應做到:“縱放屈伸人莫知,不丟不頂圈中奇”的效果。

陳式太極刀刀具特點

陳氏太極刀的特點是以螺旋為[形],以纏絲勁為[質]。它的套路結構嚴謹,刀法精密,演練起來刀光閃閃,氣勢如虹,動作的變化,快慢相間,有剛有柔,剛柔並濟。因此深受廣大拳友喜愛。
陳式單刀、 雙刀都屬於短兵器。 陳式太極單刀、雙刀口訣有“單刀好練手難藏,雙刀好練步難移。”所謂“單刀看手、雙刀看步”,給練刀者指明瞭練習單刀、雙刀的要旨。
陳式太極單刀

陳式太極刀套路名稱

序號
動作名稱
序號
動作名稱
第一式
單刀起勢
第二式
護心刀
第三式
青龍出水
第四式
風捲殘花
第五式
白雲蓋頂
第六式
黑虎搜山
第七式
蘇秦背劍
第八式
金雞獨立
第九式
迎風滾避
第十式
腰斬白蛇
第十一式
日套三環
第十二式
撥雲望日
第十三式
左撥草尋蛇
第十四式
右撥草尋蛇
第十五式
青龍出水
第十六式
風捲殘花
第十七式
雁別金翅
第十八式
夜叉探海
第十九式
左翻身砍
第二十式
右翻身砍
第二十一式
白蛇吐信
第二十二式
懷中抱月
第二十三式
收勢 [1] 
-

陳式太極刀單刀總歌

太極刀法妙無窮
旋轉變化身法中
氣定神閒求松圓
彬彬克敵分寸定
閃砍劈剁圈中技
沾連粘隨不丟頂
護心刀法應八面
攔截轉環勢不停
青龍出水刺胸肋
風捲殘花取敵頸
白雲蓋頂託天勢
黑虎搜山似旋風
風捲殘花重一勢
意深精要君自明
蘇秦背劍卧虎勢
金雞獨立勢藏龍
迎風滾閉連環刀
腰斬白蛇不露形
風捲殘花又一勢
日套三環如蛟龍
撥雲望日待敵變
撥草尋蛇貼地行
青龍出水騰空起
風掃殘花取敵命
雁別金翅八方勢
夜叉探海擒蛟龍
左翻身砍筋骨斷
右翻身砍勢要連
圈圈相套無窮變
有形無形盼顧間
白蛇吐信刀走黑
擊首尾動勢相連
拖刀敗勢懷抱月
刀術真傳不易傳
自笑學刀已白頭
才識手中殺敵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