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建林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鎖定
陳建林,博士研究生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岩石地球化學、青藏高原中生代和新生代火山岩、碰撞造山帶成礦動力學機制。
中文名
陳建林
國    籍
中國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職    稱
副研究員
性    別

陳建林基本信息

通訊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五山科華街511號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陳建林簡歷

1997年7月年畢業於武漢化工學院資源環境系並獲得學士學位; 1997年8月-2001年8月在甘肅煤田地質局綜合普查隊從事地球物理勘查工作; 2001年9月-2004年7月于于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04年8月-2007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攻讀地球化學博士學位。2007年8月留所工作,任項目聘用助理研究員,2011年晉升副研究員。目前主要從事青藏高原造山帶和“三江”地區中生代-新生代的演化歷史研究,主要研究內容為火山岩地球化學、蛇綠岩與特提斯洋的演化、岩漿作用與斑岩礦牀之間的關係。

陳建林研究方向

陳建林研究領域

青藏高原中生代和新生代火山岩,碰撞造山帶成礦動力學機制。

陳建林代表論著

1. Chen Jianlin, Xu Jifeng, Zhao Wenxia, Dong Yanhui, Wang Baodi, Kang Zhiqiang. 2011. Geochemical variations in Miocene adakitic rocks from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Lhasa terrane: Implications for lower crustal flow beneath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Lithos,
2. Chen Jianlin, Zhao Wenxia, Xu Jifeng, Wang Baodi, Kang Zhiqiang. Geochemistry of Miocene trachytes in Bugasi, Lhasa block, Tibetan Plateau: Mixing products between mantle- and crust-derived melts? Gondwana Research
3. Chen Jianlin, Xu Jifeng, Wang Baodi, Kang Zhiqiang. 2010. Origin of Cenozoic alkline potassic volcanic rocks at Konglongxiang, Lhasa terrane, Tibetan Plateau: products of partial melting of mafic lower-crustal source? Chemical Geology
4. Chen Jianlin, Xu Jifeng, Wang Baodi, Kang Zhiqiang. 2010. Geochemistry of the Eocene Felsic Porphyric Rocks and High-Mg Potassic Rocks along JARSZ: Implication for the Tectonic Evolution in Eastern Tibet. Acta Geologica Sinica
5. Chen JL, Xu JF, Wang BD, et al. 2009. Multistage and heterogeneous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mplicated by the multi-episode post-collision lava. GCA,
6. 陳建林,許繼峯, 任江波, 王保弟, 餘紅霞. 2011. 俯衝型和碰撞型含礦斑岩地球化學組成的差異. 岩石學報
7. 餘紅霞, 陳建林*, 許繼峯, 王保弟,鄔建斌, 梁華英. 2011. 拉薩地塊中北部晚白堊世 (約90Ma) 撥拉扎含礦斑岩地球化學特徵及其成因. 岩石學報
8. 陳建林, 許繼峯, 王保弟, 康志強. 2010. “三江”地區與青藏高原內部早第三紀高鎂鉀質巖地球化學對比:地幔源區的差異及其意義.岩石學報
9. 陳建林, 許繼峯, 王保弟, 康志強. 2010.青藏高原拉薩地塊新生代超鉀質巖與南北向地塹成因關係. 岩石礦物學雜誌
10. 陳建林, 許繼峯, 康志強, 王保弟. 2008. 青藏高原南部與北部新生代高鎂鉀質巖地球化學對比:南北地幔源區成分差異. 岩石學報
11. 陳建林, 許繼峯, 康志強, 王保弟. 2007. 青藏高原西南部查孜地區中新世鉀質火山岩地球化學研究及其成因. 地球化學
12. 陳建林, 許繼峯, 康志強, 王保弟. 2006. 青藏高原西部措勤縣中新世布嘎寺組鉀質火山岩成因. 岩石學報
13. Wang Baodi, Chen Jianlin, Xu Jifeng, et al. 2010. 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Nadingcuo Volcanic Rocks in the Southern Qiangtang Reg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artial Melting of Remnant Ocean Crust along the Bangong-Nujiang Suture. Acta Geologica Sinica
14. 任江波, 許繼峯, 陳建林. 2011. 中甸島弧成礦斑岩的鋯石年代學及其意義. 岩石學報
15. 趙文霞,於麗芳, 陳建林, 郭倩, 王保弟. 2011. 青藏米巴勒地區中新世鈉質方沸石(霞石)響巖中單斜輝石環帶研究:對岩漿-構造演化的啓示. 岩石學報
16. 王保弟, 陳凌康, 許繼峯, 劉鴻飛, 陳建林, 康志強. 2011. 拉薩地塊麻江地區具有”超鉀質”成分的鉀質火山岩的識別及其成因. 岩石學報,
17. 任江波, 許繼峯, 陳建林, 張世權, 梁華英. 2011. “三江”地區中甸弧普朗成礦斑岩地球化學特徵及其成因. 岩石礦物學雜誌
18. 王保弟, 許繼峯, 陳建林, 張興國, 王立全, 夏抱本. 2010. 岡底斯東段湯不拉斑岩Mo-Cu 礦牀成巖成礦時代與成因關係. 岩石學報
19. 康志強,, 許繼峯, 王保弟, 陳建林. 2010. 拉薩地塊北部去申拉組火山岩: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南向俯衝的產物? 岩石學報
20. 康志強, 許繼峯, 陳建林,王保弟, 董彥輝. 2010. 西藏南部桑日羣火山岩的時代:來自晚期馬門侵入體的約束. 地球化
21. 許繼峯, 王桂琴, 李傑, 陳建林. 2010. 月球物質的Re-Os同位素組成研究:對月球后期增生歷史的指示. 地球化學
22. 康志強, 許繼峯, 陳建林, 王保弟. 2009. 藏南白堊紀桑日羣麻木下組埃達克巖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成因. 地球化學,
23. 康志強, 許繼峯, 王保弟, 董彥輝, 王樹慶, 陳建林. 2009. 拉薩地塊北部白堊紀多尼組火山岩的地球化學:形成的構造環境. 地球科學
24. 王保弟, 許繼峯, 張興國, 陳建林, 康志強, 董彥輝. 2008. 青藏高原西部賽利普中新世火山岩源區:地球化學及 Sr-Nd 同位素制約. 岩石學報
25. 王保弟,許繼峯,曾慶高,康志強,陳建林,董彥輝. 2007. 西藏改則地區拉果錯蛇綠岩地球化學及成因. 岩石學報

陳建林科研項目

目前主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藏高原西南部新生代岩漿“間歇期”期間的火山活動及其意義”和“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工作項目“西藏岡底斯成礦帶構造岩漿演化與成礦作用研究”二級課題“西藏岡底斯成礦帶中生代-新生代構造岩漿演化對成礦作用的控制”各一項;同時以科研骨幹的身份參加了國家973項目“三江特提斯複合造山與成礦作用”二級課題“增生/碰撞造山過程中的斑岩Cu-Mo-Au成礦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青藏高原新生代幔源火成岩的Os-Nd-Pb-Sr同位素組成和變化對造山過程的示蹤”、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青藏高原中南部俯衝型和碰撞型斑岩礦牀成礦規律”等項目。 [1] 
參考資料
  • 1.    陳建林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14-06-24[引用日期201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