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巧玲

(清華大學女生)

鎖定
陳巧玲,女,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讀研究生。2015年03月10日,陳巧玲和團隊的調研作品《中國食品安全檔案》在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文名
陳巧玲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
《中國食品安全檔案》
代表作品
《中國食品安全檔案》

陳巧玲人物事件

陳巧玲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陳巧玲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2015年03月10日,醖釀近兩年,陳巧玲和團隊的調研作品《中國食品安全檔案》在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蒐集了爆發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的相關新聞報道和學術研究報告,以檔案輯錄的方式呈現給公眾。 [1] 
未來,陳巧玲們還將繼續出版《大米篇》、《生態有機篇》、《食用油篇》等等。這個即將畢業的清華經管學院研究生,放棄了金融街投行的光鮮工作,繼續“死磕”食品安全問題:“我就是要揭露一些食品安全的真相”。 [2] 

陳巧玲人物觀點

陳巧玲説,她很清楚當前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見影地解決問題,“但希望這份記錄讓人們瞭解危險在哪裏,以及我們的時代發生了什麼。”
陳巧玲 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院 陳巧玲 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院
從金融街到“月牙多”
2012年,清華101週年校慶活動上,陳巧玲遇到了一起創辦“月牙多”的夥伴陳洪榕。陳洪榕問她“將來想做什麼?”
陳巧玲的回答簡單直接,“找一份好工作,買房買車”。
對那時的陳巧玲而言,物質上的追求的確超越了一切——在清華經管學院讀研期間,她已經在北京金融街找到了一份做投資的工作,每天接觸不同的行業,參加一輪又一輪的商業談判,打交道的都是公司老總、社會精英……那時的陳巧玲覺得,自己生活得既體面又富有挑戰性。
沒想到的是,她的回答遭到了校友的奚落。陳洪榕的回答刺激到了這個好強的女生:“清華大學的學生,應該有點別的追求。”
隨後,二人的話題轉到陳巧玲家鄉發生的水污染事件,她聊起了食品安全,説起自己剛剛接觸到了商業倫理課,也提出了食品安全調研的雛形。
那時的陳巧玲從未接觸過營養學,也不懂食品安全科學原理。她甚至不知道怎樣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然而,為了全身心投入這份理想和追求,陳巧玲辭去了那份體面多金的工作,還將此前的積蓄全部投入調研,從此踏上了中國食品安全檔案之路。
作為半個門外漢,陳巧玲和陳洪榕成立了“月牙多”食品安全調研中心,“我們決定,先熟悉一下這個行業。”
從那以後,清華經管院圖書館時常出現一個身材瘦小的女生身影。早上8點開館時,陳巧玲會準時出現,從雙肩包中掏出筆記本電腦,查閲資料錄入電腦,一直坐到晚上10點圖書館閉館時。
為了更快進入“食品安全界”,她去拜訪了“中國第一農民”安金磊,一有時間就和有機產品打假英雄孫德瑋探討,平時一出門就和身邊的人聊食品問題。
“食品行業是中國涉及面最廣的行業”,陳巧玲感嘆説,每次坐火車時,都能遇到在討論食品安全的人。
陳巧玲的老師姜朋在《檔案》序言中寫下這句話:“巧玲把課堂討論變成了事業,才有了後來這本《檔案》”。
在姜朋眼中,陳巧玲是個説少做多的行動派。“她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女生,有些女生在課堂上比較喜歡高談闊論,但她很沉靜。”2015年三月份,姜朋拿到這本紅色封皮的檔案。裏面沉澱的,是學生陳巧玲幾年間的默默付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