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家驊

鎖定
陳家驊,男,國際食蟲學會理事, 福建福州市長樂區人。 教授,博士生導師,1959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1987年加入九三學社
中文名
陳家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47年6月
畢業院校
浙江農業大學
主要成就
繭蜂分類 生物防治
出生地
福建福州市長樂區
性    別
職    稱
教授

陳家驊人物經歷

九三學社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常委,九三學社第五屆福建省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福建農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博士後教育基金評委;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福建省植物保護學會副理事長,省昆蟲學會理事,國際食蟲學會理事,國際膜翅目學會理事;福建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委、福建省主委。

陳家驊成就及榮譽

陳家驊 陳家驊
1986年獲省政府嘉獎晉升、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津貼,1996獲福建省專家稱號。 1982年陳家驊教授作為農、牧、漁業部選派往美國國立Smithsonia研究院系統昆蟲學研究室合作研究;1985年在美國加尼佛利亞大學做客座教授;1986年學成歸國以來,科研成果頗豐,先後承擔部、省級科研課題20多項,獲得科研資助經費近千萬元,共有8項成果獲部、省級獎。 在基礎研究方面,陳家驊教授先後承擔了國家基金和省科學基金課題多項研究課題,已正式出版了《中國反顎繭蜂族》、《中國懸繭蜂》、《中國蚜繭蜂》、《中國甲腹繭蜂》、《中國小腹繭蜂》、《中國矛繭蜂》、《中國潛蠅繭蜂》、《中國動物志—窄徑繭蜂》及《中國小繭蜂》9部專著。這些分類專著為我國繭蜂資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縮短了我國繭蜂分類與世界水平的差距。參與合作編著10本,約500萬字,發表論文200多篇。 1969年至1972年任浦城縣生物製藥廠技術副廠長。1972年至今歷任福建農業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室主任、系主任。其間,1982年至1985年和1994年至1995年赴美國國立史密森研究院、加州大學任高級訪問學者、外籍教授。曾任九三學社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第三屆福建省委員會常委、副主任委員,第四屆福建省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七屆福建省政協委員,第八屆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科研
近20年來,先後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20多項,獲得科研資助經費千萬元,成果獲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部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及其他獎勵多項。
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他先後主持了國家科學基金和省科學基金課題多項研究課題,研究中國繭蜂已半個世紀,具有全世界跨越200多年的繭蜂系統分類文獻,與外國專家合作並保持緊密的聯繫,並收集了全國各區系的標本30萬號,為今後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礎,已正式出版了《中國反顎繭蜂族》、《中國懸繭蜂》、《中國蚜繭蜂》、《中國甲腹繭蜂》、《中國小腹繭蜂》、《中國矛繭蜂》、《中國潛蠅繭蜂》、《中國動物志—窄徑繭蜂》及《中國小繭蜂》9部專著,約500萬字,參與合作編著9本,發表論文170餘篇。這些分類專著為我國繭蜂資源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縮短了中國繭蜂分類與世界水平的差距。
在應用研究方面,他從事果樹、蔬菜、煙草等作物重要害蟲及雜草的生物防治。如應用荔蝽平腹小蜂防治荔枝、龍眼蝽象,持續推廣應用達10餘年;應用蚜繭蜂、蚜黴菌防治煙蚜;開展蔬菜斑潛蠅生物防治等,有效地降低了化學農藥對水果、蔬菜和煙葉的污染,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
在國際合作交流方面,2009年,聯合國授牌在中國建立聯合國中國實蠅研究中心。益蟲研究所參與了國際的合作和研究,先後與十幾個國家開展合作交流研究。幾年來,我們研究人員多次到國外相對應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比如IAEA,FAO,加州大學UCR,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美國史密森尼自然歷史博物館,夏威夷大學等有合作並派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前往交流,並在後續的研究中建立了合作關係。 [1] 
參考資料
  • 1.    陳家驊  .福建省立農學院植物保護學院[引用日期202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