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家寧

(北師港浸大中國文化與國際傳播專業課程助理教授)

鎖定
陳家寧,男,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中國文化與國際傳播專業課程助理教授 [3]  ,曾任天津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生於1980年3月,天津市人。
陳家寧博士師從劉釗教授(現為復旦大學古文字學家),2008年在廈門大學獲博士學位,入職天津大學,任講師,2012年晉升副教授。其後他於2014-2015年在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進修,師從金鵬程教授,做訪問學者。2021年他加入北師港浸大,任助理教授。
陳博士具有比較寬廣的學術背景,主要研究古代中國(側重早期),涉及諸多人文學科領域。他參與一些關於文字學和中國古代出土文獻研究的科研項目。儘管近年來他的研究重心逐漸從文獻學、古文字學轉向文化史和思想史,但他的研究仍廣泛涉及中國古代語言學、文學、哲學、考古學及人類學等。他的研究興趣還包括漢學翻譯。根據已簽署的出版協議,他正在翻譯一些漢學家(如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尤鋭教授)的著作。
入職北師港浸大之前,陳博士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教學經驗。他曾教授過十餘門研究生及本科生課程,如文化人類學、普通語言學、中國古文字學(側重甲骨文)、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西方語言學簡史、漢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文科文獻檢索等。在之前的工作單位,陳博士曾指導過十餘名研究生和眾多本科生,他們的畢業論文題目涉及眾多人文學科領域。
中文名
陳家寧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980年3月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稱
北師港浸大助理教授 [3] 

陳家寧人物經歷

1998-2002年在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讀本科;
2002年在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讀碩士,師從陳燕教授,學習漢語史;
2005年考入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歷史文獻學專業,師從劉釗教授,學習古文字學及先秦秦漢出土文獻。
2008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入天津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工作,任講師。
2012年任副教授,2014年赴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文理學院東亞語言文明系中文專業訪問學習。
參加的學術組織有中國文字學會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天津市語言學會,天津市國學研究會
2021年加入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新開設的中國文化與傳播系,任助理教授。

陳家寧主講課程

開設的課程有研究生的普通語言學、人類文化語言學、文字符號學,及本科生的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文字學、文科文獻檢索等。

陳家寧研究方向

漢語言文字學、出土文獻、先秦史、文化人類學等。

陳家寧主要貢獻

學術著作:
《〈史記〉商周史事新證圖補(壹)——殷、周、秦〈本紀〉新證圖補》,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主要論文成果:
1.《淺析〈龍龕手鏡〉對部首的改良》,《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
2.《淺論疊體為文字和反向為文字在〈説文解字〉中的位置》,《説文學研究》(第二輯),崇文書局,2006年6月。
3.《從齊國文獻看戰國時齊國的社會經濟——戰國齊陶文與傳世文獻的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6年第3期。
4.《〈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詰”篇鬼名補證(一)》,《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
5.《論中國古典學的重建》 [1]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6.《〈龍龕手鏡〉研究及評價簡述》,《中國文字研究》,2007年第2輯。
7.《也談“三年大將吏弩機”的灋丘問題》,《中原文物》,2008年第3期。
8.《用“三重證據法”進行先秦古史新證研究——以〈史記〉為例》,《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9.《用古文字校讀古籍二例》,《文字學論叢》,線裝書局,2010年6月。
10.《説簡狄所吞的玄鳥之“卵”》,《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11.《談外語詞的漢化處理》,陳家寧、林哲,《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五期。

陳家寧獲獎記錄

2009,天津大學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
2012,天津大學 “北洋青年骨幹教師”。
2012,第十一屆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文綜組)三等獎。
2013,第十二屆“挑戰杯”天津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17,“京津冀地區東盟留學生漢語大賽”天津賽區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