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家場村

鎖定
陳家場村位於湖北省松滋市東南邊陲,現從一個負債數十萬元的虧空村發展成為總資產數百萬元、村級積累五十多萬元的小康文明村,先後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評為“文明村”;荊州市委、松滋市委先後授予該村“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單位”等稱號。
中文名
陳家場村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湖北省松滋市東南邊陲
人口數量
1958人

陳家場村榮譽

地地地陳家場村位於紙廠河鎮中東部,全村10個村民小組,521户,1958人。國土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67畝。是荊州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2009年“湖北省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基地”在該村落成。2002年至2007年連續兩屆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2010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松滋市委、市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先進村”,2011年被湖北省委組織部授予“湖北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省級示範站點”,荊州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松滋市委、市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先進村”。2012年松滋市委、市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先進村

陳家場村地理位置

陳家場村位於紙廠河鎮中東部,全村10個村民小組,521户,1958人。國土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67畝。是荊州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2009年“湖北省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基地”在該村落成。2002年至2007年連續兩屆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2010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松滋市委、市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先進村”,2011年被湖北省委組織部授予“湖北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省級示範站點”,荊州市委授予“先進基 [1]  層黨組織”,松滋市委、市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先進村”。2012年松滋市委、市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等稱號。

陳家場村現狀

九十年代初期的陳家場村,負債數十萬元,班子軟弱渙散,各項工作停滯不前,羣眾致富無門。以支部書記朱玉柱為首的現任班子上任後,從班子建設入手,完善組織、思想、作風等各項黨建工作制度,凝聚人心,徹底改變村級面貌。選派年輕黨員鄒進忠到湖北農學院脱產學習兩年,回村後擔任村主任至今。為全村羣眾帶回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理念,選送財經主任朱家能到農廣校學習,選送副主任劉龍喜到雲祺、正大公司學習生豬養殖技術。目前該村6名村幹部,就有兩名具有大專學歷,3名中專學歷。在村“兩委”一班人大幅度提高素質的同時,村黨支部把一批經濟能人納入後備幹部培養,先後吸納柑橘銷售能手胡昌倫、生豬運銷能人肖習開、肖習華、水產技術土專家佘小初等人加入黨組織,輻射帶動羣眾轉變思想觀念,發展經濟致富。村黨支部還重點加強黨員創業技能培訓,結合村級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建起了可容納300人培訓的教室,2007年荊州市委組織部在該村掛牌成立“雙聯雙帶”實用人才培訓基地。近兩年來,共投入培訓資金10萬多元,培訓70場次,參加培訓6866人次,其中黨員1054人次。通過黨支部的引導,全村羣眾一門心思抓發展,搞建設,人心穩定,班子團結有活力,陳家場村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陳家場村環境

陳家場村是鄂東南有名的旱包子、水袋子、蟲窩子。科學發展,首要必須大力改善環境。該村一班人通過深度思考,提出了“一條公路通全村,兩條大堤守大門,三條溝渠能排灌,四個泵站保豐收”的農田水利建設思路。通過積極向上爭取,陳家場村被列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該村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全村村民投入標工26.2萬個,投資100萬元(其中國家農業開發資金70萬元),開挖排灌渠7850米,硬化石渠5000米,裝機330千瓦,使1800畝中低產田得到徹底改造,300畝釘螺孳生環境得到有效治理,80畝血吸蟲病易感地帶得到根治;實施電網改造和公路建設,投資15萬元新修公路3800米,維修公路8000米,實現了村組公路晴雨通車;與電信部門協商,開通了每個組的程控電話。近年來,該村抓住血防綜合治理的機遇,新建通村水泥路4500米,建沼氣池300户,改廚、改廁、改圈350户,自來水入户250户,開通有線電視400户,新建標準化節約用地居民小區5000平方米,總投資達到了500多萬元。如今的“三子”地已變為“渠成網,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橋涵閘配套,旱澇保收”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九十年代末期,農副產品普遍增產不增收,看着大批的柑桔爛在田裏,村黨支部一班人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經過多方走訪,領頭人朱玉柱三下深圳,將外出打工五年、有經商頭腦的青年黨員佘家元請回村裏,帶頭組建了陳家場村農貿公司。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將全村羣眾的150萬公斤柑桔遠銷到河南、安徽、河北、廣西等十餘個省市。由此,陳家場村把“抓三大經濟板塊,走兩條致富道路,壯大一個公司”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新思路。三大經濟板塊即:優質水稻板塊,優質棉花板塊,優質水果板塊;兩條致富道路即發展優質水果致富,發展生豬生產致富,壯大一個公司即在進一步規範運作的基礎上壯大農貿公司。經過精心的運作,公司經營形勢越來越好,每年公司都要組織銷售柑桔250萬公斤、糧食20萬公斤、棉花20噸、油料8萬公斤、生豬1200頭,交易總額達900多萬元,產品遠銷廣東、湖南等9個省、區、市。農貿公司多次被松滋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農村市場中介組織”稱號。為了不斷適應市場發展,農貿公司通過積極改制,7名股東出資新上了分級打蠟包裝生產線,投資70萬元興建農貿公司新廠房,為發展插上了金翅膀。

陳家場村經濟

為進一步發展特色經濟,擴大產業規模,該村通過高位換頭、老基地改造等方式,又新開發柑桔基地800多畝,使全村柑桔標準化種植園達到了近2000畝,每年由村裏出資4000元聘請松滋市高級農藝師劉興翠任技術顧問,確保水果產業增產增收。在生豬產業上,扶持大户發展“150”養殖模式,推動全村生豬產業走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現在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818元。該村領頭人、村支部書記朱玉柱連續三屆被評為全市“十佳村黨支部書記”。在黨旗的指引下,陳家場人正朝着小康目標大踏步前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