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嘉庚星

鎖定
陳嘉庚星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於1964年發現的,為紀念陳嘉庚先生畢生傾資興學做出巨大貢獻,在1990 年3月31日,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在1964年1月9日新發現的2963號行星,命名為“陳嘉庚星”。
中文名
陳嘉庚星
外文名
Tan Star
別    名
第2963號行星
分    類
行星
發現者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發現時間
1964年
拉丁文名
Tan stellam

陳嘉庚星小行星發現

1964年11月9日晚南京城上空繁星滿天,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學家操縱直徑40釐米的雙筒折光望遠鏡緊張有序地進行小行星照相觀測,當他們對準金牛星座時,發現了一顆新的小行星。經過連續幾夜對它進行跟蹤觀測,科學家計算出它的空間運行軌道,並將觀測和計算結果對外發表。國際小行星中心立即將這個新天體臨時編號為1964UMI,後來綜合了全世界所有的小行星觀測資料進行軌道確認,認定新小行星具備了永久編號的條件。1983年12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它正式編為2963號小行星,並確認該星是紫金山天文台所發現。

陳嘉庚星小行星命名

陳嘉庚先生像 陳嘉庚先生像
小行星是太陽系中的特殊天體,它們大多集中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沿着各自的軌道繞日運行。按照國際規定,獲得國際永久編號的小行星,發現者有權提出命名。早期發現的小行星,大多用神話故事中的神仙命名,後來許多國家和城市的名字紛紛進入小行星世界,還有許多小行星用古代和現代著名科學家、文藝家等知名人士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們對人類事業所作出的貢獻。新小行星一經國際正式命名將永載史冊,即使在千百年之後,這一星名仍為國際所公認,獲得小行星命名是一項極高的榮譽。
陳嘉庚先生畢生傾資興學,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今,陳嘉庚先生的名字鑲上太空,這顆銘刻着嘉庚先生光輝業績的行星將永遠遨遊於太空之中,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