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南

(新馬、華新文學一流作家)

鎖定
陳南(1911~1983)原名壽南,筆名陳如舊、東方丙丁、金玉奴、陳孑遺等,宜山鎮人。9歲失學,12歲後曾做藥鋪學徒、裁縫等。1926年去新加坡當校役、伙伕,因不甘受辱而回上海。1932年回家鄉,在小學任教。1933年又去新加坡華校任教,課餘以多種文學體裁向當地各報刊投稿,文章通俗易懂,針對性強。《馬華新文學大系》收有他從1937—1941年底發表的作品達十萬字。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立即參加胡愈之主持的“星洲文化界戰時工作團”。英軍投降日本後,潛入柔佛州振林山與馬來亞共產黨聯繫,參加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第四獨立隊。1943年任抗日公學校長。1944年回抗日軍司令部主編《羣眾報》,兼編馬共機關報。日軍投降後,任《新民主日報》社長兼總編輯。1945年12月加入馬共。1946年參加反英示威大遊行被捕,改押於香港監獄。4月被驅逐出境返回廣州,6月隨東江縱隊撤至煙台。在山東解放區任《渤海前鋒報》記者。1949年隨大軍南下。歷任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科長、市西區委宣傳部長等職,常以陳之新筆名在黨刊發表論文。1958年下放到市局屬下公司辦的工廠任廠長等職達20餘年。 [1] 
出生日期
1911年
逝世日期
1983年
本    名
陳壽南
筆    名
陳如舊、東方丙丁、金玉奴等

目錄

陳南相關評價

他的作品被新加坡、馬來亞華文新文學史家譽為戰前殖民地時代(1919~1942)“拓展新、馬華新文學的殖民地號龍舟划槳人之一”。認為他的“雜文搖曳多姿,富於形象性與散文美。”“他的作品始終體現着時代的精神,是這個歷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馬華作者”。 [1] 
參考資料
  • 1.    平陽縣誌編纂委員會.平陽縣誌: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12:90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