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劍

(設計學青年學者)

鎖定
陳劍,湖南汨羅人。現為湖南師範大學教授,設計學、美術學碩士生導師;蘇州大學設計學博士。主要致力於湖南民間美術研究、中國古代設計文化史與文獻研究、美術考古與中國設計史研究。 [1] 
中文名
陳劍
別    名
陳建,陳聿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湖南師範大學,蘇州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湖南
代表作品
《湖湘石雕》

陳劍陳劍簡歷

陳劍(聿之),湖南汨羅人。
蘇州大學設計學博士。現為湖南師範大學教授,設計學、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致力於湖南民間美術研究、中國古代設計文化史與文獻研究、美術考古與中國設計史研究。 [1] 
兼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青年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設計藝術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長沙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入選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藝家,是湖南省科技特派員、三區科技人才。擔任《民藝》雜誌執行編輯,《田野中國學》《田野》等學術輯刊編委。
近年來,主持國家級、部省級課題10項,其他來源課題12項。主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藝術學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出版著作11部,發表論文90餘篇。獲中國之星最佳設計獎、中國美術家協會金獎、中國民間工藝美術鄉土獎、長沙文藝新人獎等。 [1] 

陳劍主持課題

(01)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中國民間工藝集成”子項目“中國民間工藝集成·湖南省卷”(2018-2020年);
(02)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文人藝術對中晚明工藝美術的影響研究”(2017-2022年);
(0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湖南民間美術傳承人口述史研究”(2013-2016年);
(04)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湘西與黔東南區域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研究”(2013-2017年);
(05)全國高校古籍整理項目“《花鏡》校勘”(2012-2015年);
(06)湖南省社科基金《湖湘文庫》項目“湖湘石雕”(2012-2013年);
(07)湖南省社科基金《湖湘文庫》項目“湖湘民間生產生活用具”(2012-2013年);
(08)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馬王堆裝飾與設計藝術研究”(2011-2018年);
(09)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湖南地方誌工藝美術史料研究”(2018-2020年);
(10)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永州民間建築裝飾藝術研究”(2023年-今);
(11)湖南省文化和旅遊改革發展重大研究課題“湖南省‘非遺+旅遊’典型案例分析及融合發展路徑探究”(2019年);
(12)湖南省文化廳文化改革發展重大研究課題“湖南省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研究”(2018年)。

陳劍出版著作

(01)《瀟湘遺韻: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覽》(執行主編),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
(02)《拼布繡藝術:工藝與作品》,江蘇美術出版社,2021年;
(03)《長物志 考槃餘事》(點校),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
(04)《花鏡》(點校),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
(05)《長物志》(點校),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
(06)《花鏡》(點校),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 [3] 
(07)《湖湘民間生產生活用具》(合著,第一),湖南美術出版社,2012年;
(08)《長物志 考槃餘事》(點校),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 [2] 
(09)《湖湘石雕》(合著,第二),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4] 

陳劍主要論文

(01)“中晚明工藝裝飾與版刻圖像的互文性”,《中國美術研究》,2023年第3期;
(02)“雲南邊疆地區非遺現狀調研——以滇南陶瓷燒造類項目為例”,《美術觀察》,2022年第5期;
(03)“劍川民間玩具的類型與文化特徵”,《美術與設計》,2022年第1期;
(04)“永州民間建築蓮花紋裝飾解析”,《文藝論壇》,2021年第5期;
(05)“孫建君:手工藝服務勞動者的有機互動和轉型”,《美術觀察》,2020年第5期;
(06)“山陝民居板門插關的類型與造物思想”,《裝飾》,2018年第11期;
(07)“桃源民間刺繡的民俗分類與文化內涵”,《中國美術研究》,2018年第3期;
(08)“人工智能產品的設計倫理向度”,《美術觀察》,2017年第8期;
(09)“禾庫剪紙與踏虎鑿花的差異性分析”,《裝飾》,2014年第11期;
(10)“鳳凰苗族祭祀法器的基本類型與社會功能”,《裝飾》,2014年第1期;
(11)“當‘小清新’遭遇‘大時代’”,《美術觀察》,2013年第12期;
(12)“高校的缺位和民間的堅守:十年工藝美術研究反思”,《美術觀察》,2013年第11期;
(13)“中原地區喪葬紙紮的類型與工藝”,《裝飾》,2013年第4期;
(14)“藝術古籍的選編和譯介應心存敬畏”,《美術觀察》,2013年第3期;
(15)“異地遷建與消失的文化‘場’”,《美術觀察》,2012年第12期;
(16)“鳳凰紙紮及其民俗意味”,《裝飾》,2012年第4期;
(17)“馬王堆文物所見軑侯家族的日常生活與時尚”,《裝飾》,2011年第3期;
(18)“文字錯誤與編者責任意識的缺失”,《美術觀察》,2010年第8期;
(19)“關於設計歷史研究的三點思考”,《美術與設計》,2010年第4期;
(20)“設計為人:一箇中國設計的基本命題”,《美術觀察》,2010年第3期;
(21)“‘受傷’的《中國美術史》:以對馬王堆漢墓出土美術品的敍述為例”,《美術觀察》,2010年第2期;
(22)“堅守中國‘人’的底線:談當代中國美術評價體系的構建”,《美術觀察》,2009年第1期;
(23)“由‘親親’及‘愛人’:兼談二十四孝與民間藝術的倫理圖式”,《美術觀察》,2008年第5期;
(24)“從馬王堆《導引圖》看中國傳統體育與藝術精神”,《美術與設計》,2008年第4期;
(25)“不應缺席的設計理論研究”,《美術觀察》,2008年第2期;
(26)“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線條情感語言芻議”,《藝術評論》,2007年第7期;
(27)“桃源民間枕頂繡的女性文化內涵”,《民藝》,2023年第2期;
(28)“湖南苗族挑花頭帕紋樣分析”,《民藝》,2022年第4期;
(29)“從意氣風發的20世紀80年代走來——左漢中訪談”,《民藝》,2022年第3期;
(30)“湖南民間藍印花布圖案的敍事特徵”,《民藝》,2022年第2期;
(31)“嘉禾富壽庵《十王圖》壁畫圖像志”,《民藝》,2021年第4期;
(32)“大布江拼布繡的工藝與針法”,《民藝》,2020年第5期;
(33)“堅守·發掘·弘揚·展望——‘四季花開·左漢中藝術展’學術研討會綜述”,《民藝》,2020年第4期;
(34)“湘江流域銅鑼製作技藝研究”,《民藝》,2019年第5期;
(35)“臘爾山台地苗族剪紙的母題類型與內涵”,《民藝》,2019年第4期;
(36)“傳統農耕器具續論:以湖南地區為例”,《民藝》,2019年第1期;
(37)“臘爾山台地苗繡蝴蝶紋樣的造形及語意分析”,《民藝》,2018年第Z1期;
(38)“向雲芳扎染的題材、技術與藝術特徵”,《民藝》,2018年第Z1期;
(39)“山陝民居板門鐵藝的裝飾題材與理念”,《民藝》,2018年第6期;
(40)“祁東草蓆傳統制作技藝調查”,《民藝》,2018年第5期;
(41)“桃源民間刺繡的色彩特徵”,《民藝》,2018年第4期;
(42)“傳統農耕器具散論:以湖南地區為例”,《民藝》,2018年第1期;
(43)“湖南傳統陳設起居用具概説”,《繽紛》,2017年第5期;
(44)“土家織錦的色彩運用及文化特徵”,《天工》,2021年第1期;
(45)“大布江拼布繡的民俗與文化內涵”,《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20年第5期;
(46)“鳳凰古城傳統印染產品市場調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47)“馬王堆裝飾藝術造形特徵論”,《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48)“傳統古籍版式設計美學三題”,《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49)“馬王堆漆器紋飾構成法則初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50)“大布江拼布繡的造型與組織原理”,《創意設計源》,2020年第2期;
(51)“湘南瑤族織錦工藝三題”,《創意設計源》,2016年第3期;
(52)“‘創新’抑或‘革命’:基於傳統工藝材料變遷的思考”,《創意設計源》,2015年第3期;
(53)“工藝·表演·造型:寧鄉皮影戲的三個觀察視角”,《湖南包裝》,2020年第2期;
(54)“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形成及其早期特徵”,《湖南包裝》,2015年第4期;
(55)“工筆畫的敍事特徵及意義——以蔣嘯鏑民族題材工筆人物畫為中心”,《創作與評論》,2016年第24期;
(56)“湖南瑤族織錦技藝的現狀與思考”,《藝術生活》,2016年第2期;
(57)“旅遊開發與少數民族手工藝生態的破壞:以湘西鳳凰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為例”,《藝術生活》,2015年第1期;
(58)“張桂英扎染的題材與技術特徵”,《藝苑》,2014年第6期;
(59)“馬王堆漆器紋飾構成法則再探”,《中國美術館》,2014年第5期;
(60)“苗族銀飾的文化淵源及美學意藴”,《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4年第5期;
(61)“鳳凰古城銀飾旅遊產品市場調查”,《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62)“德榜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的現狀調查”,《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63)“飛天的美學意藴”,《藝術探索》,2007年第2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