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光健

(黃土畫派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鎖定
陳光健(1936年6月—2024年5月6日),女,出生於四川省榮昌市, [3]  1953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58年畢業在西安美術學院任教。曾任中國畫繫系主任等職。代表作品有《西去列車》、《綠色邊疆》、《慈母手中線》等。黃土畫派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會顧問,陝西省婦女書畫協會名譽會長,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原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是當代中國極具影響力的女性畫家。 [3] 
2024年5月6日17時40分,陳光健同志,因病不幸在西安逝世,享年88歲。 [3] 
中文名
陳光健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四川省榮昌市
出生日期
1936年6月
逝世日期
2024年5月6日 [3] 
畢業院校
浙江美術學院 [3] 
職    業
畫家
代表作品
《老師》
《希望》等

陳光健人物生平

陳光健 (吳瑞/攝) 陳光健 (吳瑞/攝)
1936年6月,陳光健出生於四川省榮昌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曾留學美國,是位橡膠專家。陳光健11歲隨父母到上海讀書。1949年全國解放,陳光健年滿13歲,準備擇校上中學。因她自幼喜歡畫畫,她的堂姐(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曾是中共地下黨員)就介紹她去上海虹口讀教育家陶行知創辦的育才中學,讓她開始接受美術專業教育。從此,陳光健走上了這條她終生熱愛併成全了她生命的美術道路。1953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58年畢業在西安美術學院任教。曾任中國畫繫系主任等職。在教學之餘,堅持創作了不少工筆畫作品,1964年創作《窯洞小學》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陳光健畫作 陳光健畫作
後又連續創作一系列工筆畫作品,主要作品有:《老師》、《希望》、《秋色》等。1984年第六屆全國美展《西去列車》獲國家優秀作品獎。同年,另兩幅作品《友情》《愛灑人間》在全國年畫展中亦獲國家三等獎。以後不斷有作品問世,併入選全國性畫展,有的亦獲獎。1989年全國第七屆美展入選《旱鴨子》。1994年全國第八屆美展入選作品《綠色邊疆》、並被評為全國優秀作品展中的獲獎作品。 《彎彎小路》《遠方來客》均入選中國工筆畫協會的全國工筆畫展,《跳呀跳》入選全國第十屆亞運會美展等。《慈母手中線》獲全國教師美展優秀獎。 [1] 
中國才子總編纂李信宣和劉文西陳光健夫婦 中國才子總編纂李信宣和劉文西陳光健夫婦 [2]
在對外文化互訪和國際文化交流中,1983年陳光健受國家文化部委派出訪智利、並有兩幅作品參加國際藝術節展出。1987年與著名中國畫畫家劉文西在新加坡舉辦夫婦二人中國畫作品聯展。1988年夫婦二人出訪加拿大並參加“四人中國畫作品聯展”,在多倫多、温哥華兩地展出。在多次國際文化交流中,陳光健畫筆又涉足中國古典漢唐樂舞,並畫了不少中國各民族舞蹈。她的這些作品,先後到日本、香港、美國、印度、尼泊爾、澳大利亞等國家與地區展出,併為國外博物館收藏。1996年又應邀赴台灣中華工筆畫學會作學術交流與訪問。
2024年5月6日17時40分,中國共產黨黨員,西安美術學院原中國畫繫系主任、教授陳光健同志,因病不幸在西安逝世,享年88歲。 [3] 

陳光健個人作品

陳光健主要作品

上世紀60年代初期,先後創作了《女氣焊工》《向英雄模範致敬》《家屬參加勞動》《書記在田間》;1964年創作《窯洞小學》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65年的作品《自習》,以其細膩的畫風記錄了陝北民辦窯洞小學裏的學習場景,成為當代中國畫創作的代表作品之一。陳光健在80年代創作的《陝北娃娃睡着了》參加在智利舉辦的國家藝術節。 [3] 

陳光健作品特色

陳光健畫作 陳光健畫作 [2]
陳光健的作品,畫風嚴謹而不呆滯,活潑而不俗氣,長於用線,優美而有節奏。她的工筆人物創作努力捫觸生活的心音,捕捉時代的脈搏。對人物審美,注意富有生活情趣和個性內涵。她的舞蹈人物畫風流多姿用筆灑脱。她希望通過作品激起人們對生活的信心,對生命的愛。

陳光健代表作品

陳光健的作品更多地是去表現人類永恆的人性美。其作品充分發揮中國傳統工筆畫技巧,畫風嚴謹,長於用線。對人物審美取向上,注意表現時代感和生活情趣,塑造人物個性追求深刻內涵。
西去列車
《西去列車》 《西去列車》
《西去列車》是陳光健1984年創作的反映現實生活的精品力作。這一年的春天,48歲的陳光健從西安登上由上海開往新疆的列車,去西部體驗生活。三天旅途生活,她以職業畫家那種敏鋭的觀察力,迅速捕捉那些撞擊她心靈的生活素材和美好瞬間。同年七月,她創作出《西去列車》。畫面截取火車車廂一角,上中下三個鋪位,概括表現去開發大西北的老中青三種不同類型人的神態:下鋪是南方一位老工程師舉家西遷;中鋪是一位復轉軍人帶着小女兒迴歸鄉里;上鋪則是一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正學英語。他們神情各異,但躊躇滿志,要去西部幹一番事業的目標是共同的。《西去列車》是那個時代人們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曾榮獲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併入選中國美協主編的20世紀百年中國畫精典作品。
綠色邊疆
綠色邊疆 綠色邊疆
《綠色邊疆》一畫是陳光健1990年帶研究生去新疆塔吉克族深入生活所作。畫面中一架獨具塔吉克民族風俗物色的嬰兒吊牀掛在院前樹叢邊,乖巧的嬰兒躺在上面,吃着手安靜地望向天空。年輕的媽媽在綠蔭下低頭編織着美麗的繡品。作者營造這樣一幅温馨、幸福的塔吉克人生活的畫面寓意是什麼呢?陳光健説:“在新疆你走到哪裏,到處見到的是赤熱戈壁和黃沙,或敗落的古城殘垣。而一旦有一片綠色,必定是村落或牧場,那裏會洋溢着人們的歡笑和琴聲。於是我腦海裏深深鍾愛着綠色。當內地人民關注邊疆穩定不穩定時,我以畫家的眼睛帶回這幅《綠色邊疆》,希望觀眾從審美愉悦中,還能領悟點什麼。”此作品曾於1994年第八屆全國美展中榮獲優秀作品獎。
慈母手中線
陳光健 作品 陳光健 作品
《慈母手中線》創作於1994年,是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一幅作品。畫面上是一個兩三歲的天真活潑的小女孩,蹶起小屁股讓媽媽給她縫綴褲釦。最有趣的是小姑娘用她那雙俏皮的眼睛顛倒着看我們這個世界。一看到這就讓人忍俊禁。這是女畫家在生活中偶然捕捉到的素材,也正因為她的慧質蘭心才創作出這樣一幅精品。此作曾參加國家教委舉辦的全國教師美展,獲優秀作品獎。
作品欣賞
部分作品賞析:
陳光健國畫作品《鄧穎超》 陳光健國畫作品《鄧穎超》

陳光健獲獎記錄

1984年,以工筆畫《西去列車》榮獲全國第六屆美展銀獎;
1989年以《旱鴨子》入選全國第七屆美展;
1994年,創作《綠色邊疆》《慈母手中線》兩幅作品同時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3] 

陳光健人物評價

深切懷念大畫家陳光健老師,她的突然離世讓我唏噓不已,她的作品和獻身藝術與藝術教育的精神,將感召數代熱愛藝術的人。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羅寧評) [3] 
老師親自佈置道具、背景和模特,教得認真負責,學生刻苦用功,我們永遠緬懷她。(畫家蔡昌林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