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伯時

鎖定
陳伯時,男,1928年6月出生,祖籍福建閩侯,控制領域專家 [4]  ,電力傳動和電氣自動化專家,電力傳動及其自動化學科創始人,上海大學離休教授、博士生導師。 [1-2] 
陳伯時於1949年從清華大學電機系畢業;1949年—1983年在清華大學電機系、自動化系任教 [1]  ;1951年被派往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蘇聯新技術 [5]  ;1954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系研究生畢業;1955年回到清華大學任教,創辦工業企業電氣化專業 [5]  ;1983年調到上海工業大學;1983年—1998年先後任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大學自動化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電機與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長 [1]  ;1989年—2001年幫助中國國內7個學會聯合創辦“交流電機調速傳動學術會議”(CAVD),主持學術工作 [3]  ;1994年協助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創辦“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國際學術會議”(IPEMC) [3]  ;1998年離休。 [3] 
陳伯時長期從事電氣傳動自動化、電力電子變換的科研和學科建設工作。 [1] 
中文名
陳伯時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8年6月
畢業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    別
祖    籍
福建閩侯
學    歷
研究生

陳伯時人物經歷

1928年6月,陳伯時出生。
1949年,從清華大學電機系畢業。
1949年—1983年,在清華大學電機系、自動化系任教。 [1] 
1951年,被派往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蘇聯新技術。 [5] 
1954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系研究生畢業。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讀研期間,到鞍鋼蘇聯援建的工廠實習。 [1]  [5] 
1955年,回到清華大學任教,創辦工業企業電氣化專業。 [5] 
1983年,調到上海工業大學,先後申請了電力傳動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碩士點和博士點。 [5] 
1983年—1998年,先後任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大學自動化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電機與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長。 [1] 
1989年—2001年,幫助中國國內7個學會聯合創辦“交流電機調速傳動學術會議”(CAVD),主持學術工作。 [3] 
1994年,協助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創辦“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國際學術會議”(IPEMC)。 [3] 
1998年,離休。 [3] 

陳伯時主要成就

陳伯時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陳伯時在中國國內最早開展了直流傳動、交流傳動及電力電子技術的科學研究工作,在中國國內創立了電力傳動及其自動化學科。 [1]  [3] 
  • 學術專著
陳伯時編著的《電力傳動自動控制系統》是電氣工程學科專業的理論基石,也是電氣工程與其它學科交叉融合的典範。 [1]  [3] 
出版時間
書籍名稱
出版社
1981年
《自動控制系統》
機械工業出版社 [9] 
1983年—1984年
《電機與拖動》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12] 
1992年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
機械工業出版社 [7] 
1998年
《交流調速系統》
機械工業出版社 [8] 
1998年
《電力拖動控制系統》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11] 
2008年
機械工業出版社 [10] 
  • 科研獎勵
截至2018年10月,陳伯時曾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1] 

陳伯時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陳伯時培養的很多學生已成為學科帶頭人、企業領導和技術骨幹。 [3] 
  • 編制教材
陳伯時主編《自動控制系統》(第一版)、《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二—五版),創造性地應用自動控制理論分析和設計電力拖動控制系統,創立了該課程的科學體系,成為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最有益的一本教材。 [3] 
  • 教育理念
陳教授認為,“要引導學生的研究方向;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去培養,要啓發他,發揮他自己的能力;教師應當以謙遜的態度教書育人,教和學兩方面才能互相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要善於幫助學生總結規律。”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公民。而在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引領他們具有正確的思想方法。 [2]  [5] 
  • 教育成果獎勵
截至2018年10月,陳伯時曾多次獲得優秀教學成果獎和優秀教材獎。 [1] 

陳伯時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2021年11月13日
第七屆中國電源學會科學技術獎傑出貢獻獎 [3] 

陳伯時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擔任職務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電工學科評議組成員 [3] 
/
歐洲電力電子學會(EPE)國際指導委員會委員 [3] 
/
《電力電子技術》雜誌編委會主任 [3] 
/
台達科教基金中達學者計劃實施委員會執行主任 [3] 
/
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國際學術會議第一屆國際指導委員會主席 [3] 
/
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國際學術會議第二屆國際指導委員會主席 [3] 
/
中國自動化學會電氣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 
/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理事 [4] 
/
電控系統與裝置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 
/
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 
/
全國高校工業電氣與自動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 
/
工業自動化教學指導組組長 [4] 
/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副理事長 [4] 
/
上海電子學會理事長 [4] 

陳伯時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陳伯時的祖父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陳寶琛早年入翰林,直言敢諫,同張之洞、張佩綸、寶廷被譽稱為“樞廷四諫官”;晚年在福州創辦不同層次的新式學堂,成為福州一中、福建工程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的前身。 [4] 

陳伯時人物評價

陳伯時是控制領域著名學者,中國電力傳動和電氣自動化學科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之一。陳伯時教授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科研成果累累,學術論著頗豐。五十載教書育人,言傳身教,桃李遍佈海內外。(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評) [1]  [3] 
陳伯時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學術成果斐然,是中國教育領域的傑出代表。(上海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評) [5] 
陳伯時在教育界、學術界、工程界均享有盛譽,做事講究實事求是,做學問嚴謹務實。(中國電源學會評) [6] 

陳伯時人物影響

  • 陳伯時教育基金
陳伯時離休後依然心繫學校教育和學科發展,個人捐贈50萬元人民幣,發起在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和上海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設立“陳伯時教育基金”。2018年7月19日,“陳伯時教育基金”捐贈儀式在上海大學舉行。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