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自動化

鎖定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自動化》是200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伯時。
中文名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自動化
作    者
陳伯時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6月
頁    數
401 頁
定    價
50 元
ISBN
9787111239864
內容介紹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自動化:陳伯時教授文集》作為學生獻給導師的生日禮物。由於篇幅有限,這本論文集僅收錄了陳老師學術生涯各個時期的重要論文,包括陳老師親自撰寫的論文,以及和他指導的博士生在校期間共同發表的論文,集中體現了陳老師對中國電氣傳動控制領域發展的重要貢獻。在20世紀60年代,由於多環控制的直流調速系統開始普遍應用,大多數工程技術人員對於調節器的設計和參數調試感到困難,陳老師通過潛心研究,在吸收國外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工程設計方法,解決了工程設計和現場調試的難題,成為廣大研發人員至今都在沿用的實際設計方法。1983年,當中國改革開放的春潮把國際交流調速發展的新技術傳到國內時,陳老師敏鋭地預見到交流調速必然取代直流調速的發展趨勢,匯同陳敏遜教授等國內6所高校的老師發起組織了昆明交流調速研習班,掀起了國內交流調速系統教學和應用的高潮。1989年,陳老師又參加發起舉行“中國交流電機調速傳動(CAVD)學術會議”,聯合國內7個學術團體輪流主辦,並親自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推動了國內交流調速技術研究工作的蓬勃開展。他自己也身體力行,把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交流調速控制系統,先後在矢量控制、非線性控制、滑模變結構控制、無速度傳感器控制、智能控制以及矩陣式變頻器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取得了國內領先的研究成果。在教材建設上,精簡了直流調速的內容,增加了交流調速系統的論述,為交流調速系統在中國的推廣和應用起到了關鍵作用。20世紀90年代,隨着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控制的發展,陳老師又把目光投向這一新的研究領域,帶領研究生率先在國內將IT的新技術、新方法引入到電力傳動控制系統,並進而擴展到其他自動化領域,大力發揮信息化在自動化中的靈魂作用,又一次引領電力傳動和自動化領域發展的新潮流。現在,雖然陳老師人已退休,但仍然關注着電力電子和電力傳動技術的發展,又開始參與推進電力電子和電力傳動技術應用於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及其電力變換的研究,以期為解決全球共同面臨的能源問題尋求新路。從上述學術工作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陳伯時老師不僅僅是我們的導師,而且作為中國電力傳動與電氣自動化領域的開拓者和領路人,帶領着全國同行一起探索前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