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丹林

(遼寧《法庫縣誌》主編)

鎖定
陳丹林,漢族,國籍中國,出生於1867,遼寧《法庫縣誌》主編
中文名
陳丹林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67
逝世日期
1939

陳丹林人物簡介

陳丹林(1867-1939),名殿楓,遼寧法庫縣登仕堡子鎮達連屯人。其父陳鰲生子五人。陳丹林排行老四。l877年,陳丹林入私塾讀書。l890年,陳考取佾生。1892年,陳成為候補博士弟子員。1900年,清政府廢除科舉考試,陳丹林暫時放棄了求官的志向,決心為家鄉父老辦點實事。針對地方治安形勢不好,人民不能安心生產生活,陳丹林與鄉友們商量後,決定建立堡防,籌辦保甲制。

陳丹林生平事蹟

1907年,陳丹林通過考職,獲取了一等巡檢的職銜,赴吏部面試後留奉天(今瀋陽)待任。
1909年,回到法庫辦學,掌管學校的稿案(文書工作)。
1912年初,法庫撫民廳同知為操辦警防,招聘陳丹林監督管理警防事務。
1913年,法庫撫民廳改為法庫縣行政公署(簡稱縣公署),陳充任法庫縣署行政科科長,兼管警察行政事務。同年,陳丹林出任縣署公款處處長兼教育會會長,總辦法庫地方捐務。
1918年,陳在法庫縣創辦遊民教養工廠。
1920年,陳丹林即將退職時,法庫有一大錢商倒閉,涉案達百萬紙幣,牽累到全縣的商市,處理不好將動搖法庫城內的眾多商號,縣公署長官請陳協助清理錢商的賬務。經過一年多時間,陳完成了清理工作後才辦理退職手續。
1921年,應友人邀請,陳丹林參與組織了法庫地方儲蓄會,並出任該會會長。後來,該會因貨幣貶值而廢業。
1930年春,法庫縣政府組織編修縣誌,陳丹林被推薦為總纂(主編)。經過努力,陳於1930年末完成縣誌稿。陳丹林親自撰寫了《法庫縣誌序》,全文如下:“考之周禮外史,掌四方之志,志亦史也,而志解作琵又解作記,謂標誌其名,列作題目,以編輯其事。又志與記有別,志簡而i己煩。春秋記事原有門部,而志者,則因門為題,就事立志;得謂之凡例,不得謂之綱領。蓋綱領必概括其事,取其要以為文;凡例則能其門名,載諸卷冊,以見其事。大之統於邦國,小之關於縣邑,若無志乘以載之,則疆域之廣輪,文物之興衰,民風之厚薄,生產之良楮,即生長斯邦者,終於扣盤捫燭,茫然莫辨。惟我邑地處荒陬,漢蒙雜居,典籍賢哲等於杞宋無徵。探頤索隱,極意搜求,按菜竹而知衞產,歌板屋以驗秦風;大之如魯靈光殿之獨存,小之如桔中叟之特異;以及人事鼎革,滄桑變遷,縣境雖小,不無足錄。是以分門別類,比事屬詞,一字一言,均經考據。不敢郢書燕説,妄為臆造。惟見聞較狹,遺珠之憾,則所不免。後之作者,冀以補我之闕,此特紀載之權輿耳(民國十九年十一月)。”
1930年完成縣誌後,陳丹林接受法庫商務會的聘請,到縣商務會主管文書。此時正當法庫發放農商貸款,縣長吳常安又委託陳丹林總管放貸事宜。
“九一八”事變後,陳丹林完成的縣誌稿未能交付審定出版。同年冬,陳丹林離開法庫入關。
1939年農曆正月,陳丹林返回法庫縣達連屯。
1939年夏,陳丹林因患霍亂醫治無效病逝,終年72歲。

陳丹林其他著作及評價

陳丹林一生好學不輟,堅持寫作。其行文力求古典雅麗,承漢魏六朝遺緒,詩宗盛唐,宋詞元曲也偶爾擬作。現存題為《紅葉吟草》的詩集1卷,另有書信集《紅葉郵傳》、雜文集《紅葉拾零》,均為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