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丹林

(閩西革命烈士)

鎖定
陳丹林(1908-1932),原名金輝。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於象洞鄉聯坊村。1926年,陳丹林在鄉親的資助下到上杭縣琴崗中學讀書,受到革命思想薰陶。1928年,陳丹林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回到象洞,與練寶楨等人秘密發展黨員和組織農會,開展革命活動,1929年1月,陳丹林任中共象洞區委書記。在洋貝、光采等村領導羣眾開展“鬧嘗鬥爭”,將公嘗的穀子分給貧苦農民。9月,丹林與練寶楨等共同組織領導“象洞農民暴動”取得勝利,成立象洞區蘇維埃政府,丹林被選為副主席。1930年,陳丹林調任紅十二軍101團政治委員,轉戰贛南、閩西等地。1932年夏,陳丹林在平和縣銅皮嶺戰鬥中犧牲,年僅25歲。 [2] 
中文名
陳丹林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8年
逝世日期
1932年
出生地
福建省武平縣象洞鄉聯坊村人

目錄

陳丹林人物生平

陳丹林,原名金輝。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在福建武平縣。家庭貧苦,一家五口全靠父母種白水田和挑擔度日。金輝六歲時父親去世,為料理父親後事,向地主陳柏臻借了一大筆債。第二年,母親將金輝賣一半給陳柏臻,以身抵債,改名陳丹林。
丹林天真活潑,聰明伶俐。母親省吃儉用,把他送入象洞小學讀書。民國15年(1926年)在鄉親們的贊助下丹林到上杭縣琴崗中學讀書。此時,共產黨人林心堯、藍為仁等在上杭建立共產黨支部,宣傳馬列主義,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丹林受到革命思想薰陶,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28年他加了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回到象洞,與練寶楨等人秘密發展黨員和組織農會,開展革命活動。先後在洋背、大平坑、東寨、崗背、官坑、聯坊等6個村建立黨支部,還舉辦了黨員培訓班。農會會員發展到300多人。1929年1月,丹林擔任中共象洞區委會書記。在洋寨、光采等村領導羣眾開展“鬧嘗鬥爭”,將公嘗的穀子分給貧苦農民。9月,丹林與練寶楨等共同組織領導象洞農民暴動,打響武平縣武裝鬥爭的第一槍,成立象洞區蘇維埃政府,丹林被選為副主席。冬,救鄉團長鍾紹葵率部進擾象洞,丹林與練寶楨等率領暴動骨幹100多人上山打游擊。不久在上杭古田編入紅四軍第四縱隊,丹林在政治部工作。1930年調任紅12軍101團政治委員,轉戰贛南、閩西等地。1932年夏,在平和縣銅皮嶺戰鬥中犧牲,年僅二十五歲。 [1] 
參考資料
  • 1.    武平縣縣誌編纂委員會:《武平縣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第811-812頁。
  • 2.    武平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武平姓氏志》,2009年,第99-100頁。